“乘马”即四匹马拉的车。(19)造父:见8.16 注(1)。(20)曾子:即孔子的学生曾参(sh5n 身),以
孝闻名,参见27.85。(21)是:通“■”(t0 提),视。庭:通“筳”(t0ng 庭),唱歌时用来打拍
子的小棍。(22)这两句是说:唱歌时要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译文]
从前舜治理天下,不用事事告诫而各种事情都办成了。固守专心于道的
原则而达到了戒惧的境界,他的光荣就会充满身旁;培养专心于道的品德达
到了精妙的境界,那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光荣。所以《道经》说:“一般
人的思想只能达到戒惧的境界,得道之人的思想才能达到精妙的境界。”这
戒惧与精妙的苗头,只有明智的君子才能了解它。人的思想就像盘中的水,
端正地放着而不去搅动,那么沉淀的污浊的渣滓就在下面,而清澈的透明的
水就在上面,那就能够用来照见胡须眉毛并看清楚皮肤的纹理了。但如果微
风在它上面吹过,沉淀的污浊的渣滓就会在下面泛起,清澈的透明的水就会
在上面被搅乱,那就不能靠它获得人体的正确映像了。人的思想也像这样啊。
如果用正确的道理来引导它,用高洁的品德来培养它,外物就不能使它倾斜
不正,那就能够用来判定是非、决断嫌疑了。如果有点小事牵制了他,那么
他那端正的神态就在外表上发生了变化,他的思想就在胸中发生了倾斜,那
就不能够用来决断各种事理了。古代喜欢写字的人很多,但只有仓颉一个人
的名声流传了下来,这是因为他用心专一啊;喜欢种庄稼的人很多,但只有
后稷一个人的名声流传了下来,这是因为他用心专一啊;爱好音乐的人很多,
但只有夔一个人的名声流传了下来,这是因为他用心专一啊;爱好道义的人
很多,但只有舜一个人的名声流传了下来,这是因为他用心专一啊。倕制造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