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曲城隍庙在长安区王曲镇的北堡寨村里,是汉高祖刘邦供奉麾下大将纪信的“地皇庙”,汉文帝时改名为“城隍庙”。

在楚汉荥阳之战中,刘邦大败。汉将纪信因与刘邦的相貌相近,所以假扮刘邦站立城头,掩护刘邦从后门逃脱。项羽震怒火烧荥阳,纪信遇难。
刘邦称帝后,封其为“地皇”,在王曲建庙立祠,以彰其忠勇,每年农历二月初八派人祭奠。
后世皇帝封其为十三省(明朝时中国共13个省)总城隍,纪信成为长安城的保护神,几千年来一直享受来自川、滇、贵、鄂、蒙、藏、齐、鲁、晋、冀、豫、徽等各地城隍善男信女们的祭拜。
王曲城隍庙大修时间约在大明嘉靖年间。
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设军官训练团在城隍庙中,1938年5月国民党黄埔七分校本部由凤翔迁入此庙,1950年西北军大和随后的军干校又把城隍庙作为校部。此时影壁、山门、戏楼、钟楼、鼓楼、前殿、中殿、后殿和两侧的配殿等主体建筑还存在,直到1978年前后通讯学院大兴土木扩建时,城隍庙才一点点被破坏到不留一砖片瓦。
据传,原来总城隍神像周围的土墙上还挖有13个小洞,里面供奉着从13个省份带来的神像,善男信女们除了总城隍要拜,还要找到自己所属地的城隍爷,好好祈福求善才行。
曾经的古庙虽已不存,如今的王曲城隍庙已经不复当年的辉煌,但每年一度的二月初八城隍庙会,却延续两千年,一直延至今日。每逢二月初八庙会前后,城隍庙前的广场可谓盛况空前,声动西安城南,动辄数以上十万人计,男女老幼不绝于道,交通为之堵塞。

纪信救刘邦的故事在《史记·项羽本纪》和《汉书·高帝纪第一上》及地方相关资料上均有叙述。
西安都城隍庙是明代建成的。据《西安市志》记载:“朱元璋的次子朱樉被封为秦王,就藩西安,统领西北事宜,他于洪武二十年(1387)主持修建了西安的都城隍庙。最初在东门里,到明宣宗朱瞻登基宣德八年(1433)移建于西大街。”历史上,西安都城隍庙一直为道教正一派的道场。直至五六十年代,城隍庙香火一直旺盛,游人信士众多。
祭祀仪式
在城隍庙中,道教斋醮道场分为阳事道场和阴事道场。阳事道场是为活着的人举行的消灾解难、祈福延寿等仪式。阳事三天道场一般安排为(除去功课经):第一天:开坛、取水、安水、荡秽、扬幡、挂榜、三清表、三元表、净厨。第二天:祝将、天地表、皇经、玉皇大表、祀灶、拜王皇宝忏。第三天:朝幡、三元经、三元宝忏、落幡、下榜、普谢(或称越庙)、回向。
阴事道场就是为拔度 久处阴司的亡魂,使其脱化人天,超升仙界。阴事三天道场一般安排为:第一天:开坛、安灵、取水、安水、荡秽、扬幡、挂榜、三清表、三元表、净厨。第二天:祀灶、三元经、三元宝忏、摄招、度桥、沐浴、朝真、祭孤、朝灵。第三天:朝幡、救苦经、救苦忏、十王转案、破五方、城隍牒、救苦疏、焰口、放河灯。道场安排非一成不变,也可根据法事内容的不同进行适当调整。
建筑
西安都城隍庙在清代顺治时( 1 6 4 4 —1661)屡加扩修,雍正九年(1731)大殿毁于火后,川陕总督年羹尧用拆除明秦王府的木材砖瓦又扩充修建,后乾隆、嘉庆、道光、光绪时都曾修葺。民国12年(1923)前院遭大火,陕西督军陈树藩令作价出售,后遂建作商业铺面,保留至今。1942年部分建筑惨遭日寇炸毁。山门、二殿、寝殿、藏经楼、文昌阁不同程度被炸坏。都城隍庙门向南,南北长380米,建筑面积3011平方米,包括16栋古建筑:文昌阁、东西廊庑、二道门、乐舞楼、二偏殿、四厢房、二配殿、牌楼、大殿和寝殿。两侧是道众居住修真的东西道院,共有24宫。
大殿和乐舞楼是现存的主要建筑。乐舞楼为重檐歇山前带歇山卷棚式屋顶,五架梁木架结构,造型轻盈华丽。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周围环廊,单檐庑殿顶,屋面施蓝琉璃瓦,前檐格扇门窗饰精巧浮雕。城隍大殿是陕西现存等级最高的明代古建筑,其大殿是省内现存惟一的庑殿顶建筑,完整保留了明代梁架体系和木雕花饰。城隍庙前面矗立有牌楼,但于“文化大革命”期间遭毁。新牌楼仿照被毁之原牌楼的风格建造,为钢木结构、三楼(一主两次)五开间,六根正柱竖立、十二根戗柱支撑。新牌楼顶为歇山式,总高14.5米,面宽32米。主楼斗拱一十九踩,次楼斗拱一十五踩,托起8.1米进深的宏大屋面。牌楼正面大匾上纵书四个贴金大字“都城隍庙”,背面大匾横书四个贴金大字“你来了麽”。匾额八个字均集选自颜真卿真迹。
庙会
城隍庙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十五,四月初八,八月中秋逢会,是传统庙会,会期三天,定期举行迎神赛会酬神。如新春祈福庙会的活动有:送春联、新年头炉香、祭城隍、迎财神、民间绝活、秦腔、高跷、社火、茶道表演、鼓乐表演等,吸引了众多游人前来观看。
城隍神
西安都城隍庙主要供奉的是城隍神,又称城隍爷,相传是汉高祖刘邦的大将纪信。
纪信在刘邦和项羽的荣阳大战中为了掩护刘邦而被俘虏,后被项羽活活烧死。刘邦统一天下后,为了纪念纪信的忠勇,封他为都城隍。
城隍神在道教和汉族民间信仰中是守护城池、保护城市安宁和百姓安全的神明,具有代天理物、护国安邦、监察善恶、掌管生死祸福的职责。
除了城隍神,庙内还供奉文昌帝君、关帝等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