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请大家向后转,在我们身后,就是天安门广场。在明清时候,这里是成T字型的,中间是南北走向的御路,在御路两侧,建有千步廊,两边都有廊房110间,到了长安街南侧,在随着红墙向东西两侧延伸,有廊房34间,所以千步廊共有228间廊房。而在御路的最南端明代时是大明门,清朝则改为大清门;东西两侧的门分别是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也分别称为龙门和虎门,因为在科考之后,黄榜在长安左门公布,考中的进士要从这里进入皇城,所以称之为龙门,而虎门的来由则是每年霜降以后,朝廷都要对犯人进行审查,而审定的犯人则被带出长安右门,等于落入虎口,所以称为虎门。而订立这些,都是与五行有关。
在我国古代,有文东武西之说,所以在千步廊东西两侧就是五府六部的所在地。在广场东侧,现在的历史博物馆一带,基本上都是中央文职机关,而西侧,也就是人民大会堂一带,则是五军都督府和特务机构锦衣卫。为了方便这些官员进入皇城,所以就在龙门虎门外各建了一道南北走向的大门,东公生门和西公生门。
现在我们已经看不到那时候的痕迹了,取而代之的是更有历史意义和政治特色的现代化建筑。 在广场西侧,是人民大会堂。它于1958年10月动工,历时一年,在59年国庆节前就完工了,占地面积17.18万平方米。整座建筑像一个“山”字,中央最高处是46.5米,是整个天安门广场中的最高建筑。大会堂分为三个部分:中央是万人大礼堂,总面积达36000平方米,有席坐一万个,礼堂顶部有巨大的红五角星,放出70到光芒,整个穹顶的装饰布局不仅很壮丽,而且还象征着万民一心,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北部是宴会厅,总面积7000多平方米是我国最大的宴会厅;南部则是人大办公楼,这里包括全国37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特区格局特色的会议厅,例如重庆厅,香港厅等等。
在广场东北部是中国革命博物馆,61年7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主要展品是五四以来的革命资料,而周恩来同志纪念馆爷在博物馆中,展品内容极为丰富。广场东南部是中国历史博物馆,它的前身是北京历史博物馆,在26年改为国立历史博物馆,过了4年,改为中央研究院北平历史博物馆,而在34年4月,这里又改为中央博物馆筹备处、北平历史博物馆。它的展品内容是从奴隶制社会夏商周直到清王朝灭亡数千年历史的文物,货币,图画等30多万件,分朝代展出。
正对着天安门城楼的是人民英雄纪念碑。根据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决议,在天安门广场修建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向全国征集了240多幅设计方案,选出了3个方案,最后决定以梁思成的设计方案为主,在综合其他三个方案,融为一体。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纪念碑。52.8.1正式兴建,在58.4建成,5.1隆重揭幕。重达百吨的碑芯巨石是由青岛运来北京的,经过一系列的加工雕琢后,成品高14.7米,宽2.9米,厚1米,重60吨,碑身有413块花岗岩组成。而石碑基座是由17000多块花岗岩和汉白玉组成,面积为3000多平方米。
纪念碑的正面向着天安门,刻有镏金板镶嵌,毛主席亲笔书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背面则是由毛主席起草,周总理书写的158字的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碑座四周共有8幅浮雕,高2米,总长40.68米。从东面起,由历史顺序排列,依次是:虎门销烟,今田起义,武昌运动,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战争,胜利渡江。在胜利渡江的两旁,还有两幅装饰性的图案,内容是:支援前线和欢迎人民解放军。全部浮雕共有180个人物。
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南边,就是毛主席纪念堂。纪念堂在1976.11.24动工兴建,仅用了六个月,就全部建成。于毛主席去世一周年时正式开放。在纪念堂北门前有东西两组泥塑,都以革命史诗为内容。主体建筑南门则是以继承毛主席遗志、各族人民显示出无比信心为内容的。南门外的30面红旗,代表了我国三十各省市自治区。纪念堂的台基四周是用来自大渡河畔的枣红色花岗岩砌起,基石周围砌进了来自珠穆朗玛峰的石头和浇灌了台湾海峡的水。整个纪念堂主体建筑由三个部分组成:一进入碑大厅,迎面有三米高的毛主席塑像,这里市举行纪念活动的地方;从北大厅南侧的金丝楠木大门进去,就是瞻仰厅,毛主席的遗体就安放在这里;瞻仰厅的南侧是南大厅,毛主席的《满江红》诗词镌刻于这里。三个大厅的东西两侧,有休息厅和老革命家纪念室,现在信增了邓小平和陈云同志的纪念室。
在毛主席纪念堂后面,就是内城的正门——正阳门。在过去,正阳门就是全国最高的建筑,取意:圣主当阳、日至中天,万国瞻仰的意思。现在这里是北京所剩的唯一保存完整的城楼和箭楼。
在明清时代,西城和南城市民来往的交通枢纽是棋盘街,现在位置大概在毛主席纪念堂和正阳门城楼之间的广场上。
其实天安门广场还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景观,那就是升旗和降旗仪式,每天都会有数以万计的人来观看仪式。我国国旗图案的设计者是曾联松,第一面国旗制作者是国营永茂实业公司的宋树信,这面特大的国旗长5米多,宽3米多,在开国大典上,毛主席亲手升起了这面象征新中国诞生的国旗。
天安门广场原来的旗杆基座是封闭的,升降旗不方便,而且设备已经陈旧,所以在1991.2.25改建新基座,同时改建旗杆。新基座平面为三层,第一层是汉白玉制成,四周都有出入通道,第二层是红褐色花岗岩,象征人民江山万代红,第三层是绿化带,象征社会主义祖国欣欣向荣,另外,四周是56个金黄色铜制的隔离墩,象征着56个民族手拉手、心连心团结在国旗下。
新的旗杆是首钢制造的无缝钢管制成,分4节,重7吨,高32.6米,20年不会锈蚀。
在每旬的第一天或者国家重要庆典,都要举行节日升降旗仪式,其他日子也要举行平时升降旗仪式。每天升旗的时间以日出为准,降旗则是以日落为准,要奏国歌,节日的时候是军乐队现场演奏,而平时则是放录音。如果各位有兴趣,也可以在方便的情况下来观看这一重要景观。
福地恭王府
北京是我国元、明、清三朝国都,现存王府更是数不胜数。在众多的王府中,恭亲王府是保存最完整,也是最大最经典的一座。因前身是清朝贪官和珅的官府,更为这座王府增加了许多神秘色彩。位于北京前海的胡同内,门前一条狭窄老街――柳南街,因这座王府也小有了名气。解放后,恭王府一直作为国家的国有资产占用着,近两年随着《宰相刘罗锅》、《铁齿铜牙纪晓岚》两部电视剧的热播,更多人对和珅的居所产生兴趣,才正式对外开放。恭王府总面积一百多亩,相当于北京中山公园那么大。而恭王府的花园更是整座王府最显气派,最富有诗意的地方。整座花园占地9亩,其规模已非同一般。当年乾隆皇帝亲批地皮为和珅建造王府,和珅亲自监工,仅用三个月,就建了这座北京当时最漂亮官府,其中奥秘可想而知了。
从西侧的花园大门进入,是一条宽可过车的胡同。胡同的左侧全部是用假山堆起的院墙。墙内是用土堆起的矮山,山上种着各种珍奇稀有的花草、树木,翠绿如荫。其间有小路可行,一直与后院其它院落相通。距花园正门不远,有一座土地小庙,是和珅供奉土地神的地方,其用意是想保佑自己煞费苦心建造的府宅能永远供自己享乐居住。花园的正门是一座西式的院门,这也是恭王府的三绝之一。因为这样的府门在当时的北京城只有3座,其余两座都在皇宫里,这也为嘉庆皇帝为和珅定罪留下了隐患。
进入西式门迎面是一座造型奇异的石头,石头从正面看像一座观音送子像。这石头是一次和珅去江南游玩时无意发现的,当时和珅的儿子与乾隆女儿结婚多年,一直无子,和珅认为这座石头一定会为他带来孙子,于是就费了好多人工把它从江南弄到了北京。据说这座观音送子石运来不久,公主就怀孕了。从此和珅就把这块石头代替屏风立在了院门口,视为珍宝。送子石的前面是一座盆型的小水池,水池里的水是活水,里有金鱼游动。流水长年涓涓地淌着,使整座花园富有了生机。清朝时除了皇宫,其它官府里是不允许引入活水的,可见当时乾隆对和珅的宠爱了。水池的两侧是两排红木的建筑,据说是和珅装金银财宝的地方。进入花园沿着水池往右走,在一座假山上有一处凉亭。这座凉亭可不比寻常,亭子里也有活水流动,而且沿着流水进出的南北方向是一个真笔的“寿”字,沿着东北方向看却又是一个流水的“水”字。流水由地下暗道流入院门正中的水池内,和珅管这叫聚金盆,取万水归一之意。据说,和珅常在这里接见乾隆和各位来府大臣,他的生日也常常是在这里过。喝酒时,常常会把酒杯放在亭子流水的入口,然后酒杯就会顺着水的推力沿着水流的方向慢慢漂流。停在哪位官员面前,哪位官员就要罚酒三杯或当场吟诗一首。乾隆为此也常来和珅府里喝酒,吟诗,可见和珅为取悦皇上的良苦用心了。
绕着凉亭往左是一座占地面积很大的戏楼,是和珅听戏的地方。因为以前唱戏没有麦克,声音扩不出来,和珅就想了一个好方法。他命人在戏楼的台下挖三个大坑,放上三个大水缸,水缸里装满水。这样戏子们站在台上唱戏,声音就会被水缸的共鸣声扩放出来,起到了扩声器的作用。戏楼的左侧是假山,上建有木楼,木楼左右两侧有近二十米的长廊,上面挂有红玻璃彩绘灯笼,很是好看。
假山里有一个山洞,里面泉水叮咚。因为里面有乾隆亲笔提的“福”字,这个福子是乾隆的真迹,又不是刻到石板上面,而是誊上去的,工匠技巧很精细。加之每年过春节,国家领导都要来这里誊“福”字送外国首脑,所以常年有两位警察把守。所以已有多处裂痕,现已被国家文物局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据说,乾隆这个“福”字里包涵了五个字,也代表了五个不同的含义。子、才、富、寿、田均多,这也是古代人治家所希望的,怪不得有那么多人不惜花重金来求字呢!我伸手想摸一摸这个福,却被两位警察制止了,并催促我快步走了过去。 穿过山洞和假山,后面就是和珅的菜园和用土堆起的小山,山上郁郁葱葱,种着各样的树木和花草。菜园里架着葡萄架,种着瓜果蔬菜。据说,和珅闲时会来这里弄弄蔬菜,斗斗鸟,可见这是和珅与其他贪官不同的之处了。
顺着长廊往西穿过一个长廊,眼前出现了一片很大的湖。湖上建有一座很大的凉亭,西侧有一座小木桥可通向湖上的凉亭。湖上已满是开败的荷叶,荷叶掩映处有几条小木船停靠。据说,夏天时,和珅会让戏子在湖上凉亭唱戏,而自己坐在凉亭正前方的屋子里看戏。高兴了还登上木船荡桨游湖,和珅真是一个有雅兴,会享受的人,怪不得朝中那么多大臣都要弹劾他呢,这样的派头除了皇上还有谁会享受得了呢!
湖西侧的假山上建有一排房屋,那是和珅的餐厅,是招待来府皇亲和各位大臣的地方。他们可以一边喝酒行令,一边看着湖中凉亭上的歌舞,真的是再享受不过了。
和珅府有三大怪,第一怪就是府内的石头多,这些石头几乎没有重样的。据说都是各地的大臣送给和珅,或和珅自己去各地看上的。这些假山和石头都是用糯米粘在一起的,比现在的水泥还要坚固。第二怪就是所有建筑都是木制的,且没有一个钉子,都是利用木料与木料之间的卯口卡住的,这样既结实又不至于损坏建筑物。也才使这些建筑保存了几百年。第三怪就是屋子多,据说和珅建这些屋子是用来装金银财宝的,可现在这些屋子却都是空空荡荡的。那些财宝在和珅倒下后,就被嘉庆皇帝据为已有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