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内留言  博客  繁體中文
 
  首  页 |  联系我们 环境布局 企业咨询 人生咨询 传道解惑 经典案例 投资理财 资源整合 经典解读 地产风水论坛 
       ·环境布局 ·企业咨询 ·学员天地 ·经典案例 ·经典解读 ·联系我们 ·人生咨询 ·资源整合
您的位置: 东方文化弘未来咨询网|卦台山周易大学承办 >> 文章中心 >> 经典解读 >> 先秦诸子 今天是2024年5月19日, 离本网站21周年还有22天    
 阅读文章

纪中石-先秦诸子的思想地图——读钱穆《先秦诸子系年》

浏览次数:10382阅读权限:游客身份花费会员币:0添加时间:2011-11-25 14:34:41提交会员:admin
10篇。
吴起(卫人):卫左氏中人。先后学于曾申(曾参的儿子)和子夏。先入魏,为魏文侯守西河;后入楚,在楚国变法。楚悼王卒,在丧礼上,被楚大臣射杀。《汉志》兵权谋有《吴起》48篇(“有《列传》”)。他在兵家中,名气仅次于孙武。
此学源于子夏,并与子贡有关。子贡、子夏都是卫人,吴起也是卫人。看来,此学是从卫地传入。
还有两个人,可能也是魏人。
一是尸子,《汉志》杂家有《尸子》20篇(“名佼,鲁人,秦相商君师之。鞅死,佼逃入蜀”),“鲁”疑“晋”之误,集解引《别录》作“晋人”。《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楚有尸子、长卢”,可能是因为他逃秦入蜀,以蜀为楚。
二是尉缭,《汉志》兵形势有《尉缭》31篇,杂家有《尉缭》29篇(“六国时”)。今兵书有《尉缭子》,是以“梁惠王问尉缭”开篇,但《史记·秦始皇本纪》却提到“大梁人尉缭来见秦王”。
(乙)赵国
学术兴盛,比“西河之学”晚。其重要人物是慎到、荀况。他们都是稷下先生。
慎到,赵人,齐闵、襄之际游于稷下,是著名的法家。《天下》把彭蒙、田骈、慎到列为一派,法家有法、术、势三派,商鞅是讲法的代表,申不害是讲术的代表,他是讲势的代表。商鞅比他大,申不害比他小。《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慎到著十二论”。《汉志》法家有《慎子》42篇(“名到,先申、韩,申、韩称之”)。
荀况,赵人,齐闵、襄之际也在稷下活动,曾三次主持学宫,当学宫的祭酒,是战国晚期最有名的儒家。《汉志》儒家有《孙卿子》33篇(“名况,赵人,为齐稷下祭酒,有《列传》”)。
比慎、荀晚,还有三个赵人。
公孙龙:是有名的名家。《汉志》名家有《公孙龙子》14篇(“赵人”)。
庞煖:是楚道家鹖冠子的弟子。《汉志》兵权谋有《庞煖》3篇。钱穆认为,庞煖即《荀子·议兵》与荀子辩论的临武君。今本《鹖冠子》有“庞子”,见于《近迭》、《度万》、《王》、《兵政》、《学问》,又有“庞煖”、“庞焕”,见于《世贤》、《武灵王》,或即《庞煖》书之遗文。
剧辛:事燕王喜,即《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提到的剧子。《汉志》法家有《处子》9篇(班固注: “《史记》云赵有处子。”),即此人。
赵学,儒、法、名、道都有。荀况的儒术有三晋色彩。
(丙)韩国
韩国学术,是以申、韩名。韩与郑有关。郑有邓析子,讲刑名法术之学;有列御寇,是道家。
申不害:原来是郑国的京人(河南荥阳人),郑灭韩后,成为韩人。司马迁说,“申子学本黄老而主刑名”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他是法家三派之一,以“术”(御臣之术)出名。《汉志》法家有《申子》6篇(“名不害,京人,相韩昭侯,终其身诸侯不敢侵韩”)。
韩非:与李斯同学。李斯从荀况授“帝王之术” (《李斯列传》),他也学这一套。司马迁说,“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归本于黄老” (《老子韩非列传》)。他不仅学儒家,也学道家和法家。韩非使秦,被李斯、姚贾谗害,下狱死。《汉志》法家有《韩子》55篇(“名非,韩诸公子,使秦,李斯害而杀之”)。
韩国也重法,但不是“儒法兼用”,而是“道法兼用”,可称“道—法家”。司马迁之所以把老、庄和申、韩写进同一个传,就是因为这一点。
(六)秦地
秦地,与戎胡杂处,生存环境恶劣,其民最能吃苦,最能战斗。列国,秦国起步晚,缺乏原创性,但善于学习。人才是外来人才,学术是外来学术。秦国的敌人是魏国,秦国的老师也是魏国。秦国学术是以实用为特点。
秦国法家,商鞅、李斯最有名。
商鞅:也叫卫鞅。他是卫国公族的庶孽子孙,本来叫公孙鞅,商鞅是他在秦国封为商君后的叫法。他先入魏,事魏相公叔座,后入秦,事秦孝公。商鞅变法,是用魏法变秦法,新法多用魏法。废井田,开阡陌,可能是受李悝“尽地力之教”的影响。传《法经》于秦,也是李悝的发明。《汉志》法家有《商君》29篇(“名鞅,姬姓,卫后也,相秦孝公,有《列传》”),兵权谋有《公孙鞅》27篇。他既是法家,也是兵家。
吕不韦:卫濮阳人(《战国策·秦策》)。司马迁说他是“阳翟(韩邑,在河南禹县)大贾人”(《史记·吕不韦列传》),他以金钱为手段,助秦昭襄王立,聚游士宾客,编《吕氏春秋》。《汉志》杂家有《吕氏春秋》26篇(“秦相吕不韦辑智略士作”)。杂家是“百科全书派”,特点是杂抄众书,杂取众说。
李斯:楚上蔡人,与韩非俱事荀卿,学帝王术,学术背景也是三晋儒学和三晋法术。
商鞅是丞相,吕不韦是丞相,李斯也是丞相。
秦国的三大学者都是丞相,真是官气十足。
钱穆说,“昔人考论诸子年世”有三大毛病,一是“各治一家,不能通贯”,这是不讲系统;二是“详其著显,略其晦沉”,光注意名人名著,不顾其他;三是“依据史籍,不加细勘”,主要是迷信《史记》。关键是不讲辑佚,不讲辨伪,不讲考据,没有细活,也没有大局观。
我们看见的历史都是被简化的历史,真实的历史是什么样?肯定是一笔糊涂账,头绪纷繁,好像乱麻。历史学家,快刀斩乱麻,痛快是痛快,可惜历史不是这样。我们从身边的事想一想,不难明白。
说几个看似题外却是有关的问题。
(一)谁是真正的英雄?
上述人物、上述著作,在历史长河中,有如大浪淘沙,很多人都被遗忘,很多书都已失传,就像血染沙场的将士,未能笑到最后。笑到最后,全是运气好,死里逃生的人。死了的是烈士,活着的是英雄。
书,运气好,有些还可能发现,靠考古发现。考古很神奇,它能“起死人于地下”,但考古也非万能。它的重要性在哪儿?并不是添枝加叶、添砖加瓦,而是给你点儿感觉,给你点儿启发,让你发现盲区,窥见全景,对已知未知、虚实表里,有个大致的估计。
《左传》上有句话,“豹闻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这话很有名(估计是臧文仲的话),就是讲人能记住点什么。
孔门四科,德行是立德,言语、政事是立功,文学是立言。
道德高,像云彩,飘得越高,散得越快。孔门德行科,四人,颜回名气大吧?大家记住了什么?很可怜。四大道德家,全都烟消云散。
言语科,搞外交,搞政治,立功名于当世,也很风光。宰予,除了孔子骂他,我们还知道什么?子贡,要是没有《论语》,我们还知道什么?
事功很重要,也不容易被人记住。政事科,冉求本事大,但实在不是东西,子路才是条汉子。子路见于《论语》,次数最多,活灵活现,要是没有《论语》,怎么办?
子游、子夏读书多,但没有著作传世。没有著作传世,最吃亏。
“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汉书·艺文志》),孔子不写书,七十子也没有著作传世,很遗憾。道统,孔曾思孟,是靠《四书五经》。中哲史,孔孟荀,是靠《论语》、《孟子》、《荀子》。古人最重身后名。身后名,有书和没书可大不一样。
司马迁讲泰山鸿毛,“藏之名山,传之其人”(《报任安书》),宁肯去势,也要传世,道理就在这里。
孔门,谁最重要,我是说当时。平心而论,四个人。第一是颜渊,这是老师的评价,没商量。第二是子路,别看老师骂,最忠诚,最勇敢,保护老师,离不开他。第三是子贡,孔子死后,他掌门,鲁国贵族毁老师,说他比老师强,谁来辩诬,只有他。第四是子夏,西河之学源于他,汉代经学源于他,对后世影响最大。
论资历,论贡献,论老师的评价,曾子没法跟他们比。
曾子辈分最晚,思、孟更是后学,根本不属于七十子。
研究中国思想史,大家看重书。书,看重论说体。简帛古书,《五行》、《性自命出》、《老子》、《恒先》,大家觉得,书,只有写成这样,才叫哲学,才叫思想。再大的思想家,没有书,或虽有书,不会讲大道理,难免被人遗忘。
(二)子书文体
子书文体,分三大类:
(甲)故事类(侧重事)
形式类似后世的纪事本末体。每个故事是独立的,有人物,有事件,说话是附带。
张政烺先生为马王堆帛书《春秋事语》题名,用了“事语”这个词。《国语》就是这种书。《左传》就是利用各种事语,按《春秋》系年,给我们讲故事。这种故事书,现在越出越多,已经到了必须汇总研究的地步。传世文献,除《左传》、《国语》、《国策》,还有《韩非子》、《韩诗外传》、《说苑》、《新序》,也要汇总研究。
诸子是模仿史书。如有些子书干脆就叫“春秋”(如《晏子春秋》),甚至连形式都按春夏秋冬十二个月编排(如《吕氏春秋》)。讲故事是子书的一体。
故事分两种:
(1)历史故事。诸子游说,搬弄掌故。这些故事,只是谈资。比如《战国策》就是纵横家的谈资。《韩非子》的“说”(内外《储说》、《说林》)也是游说的资料。
(2)文学故事。比如《庄子》中的很多寓言就是属于这类故事。
(乙)言语类(侧重语)
子书的特点,更大特点,不是讲故事,而是讲道理。特点是突出话语,淡化故事,人物少或没有。它分三类:
(1)语录体,分两种:
短章语录体,典型例子是《缁衣》。《坊记》、《中庸》、《表记》有点类似。它的最大特点是“子曰诗云”或“子曰书云”,没有其他人,没有其他话,多余的话一点没有。
长篇语录体(或记言体),开头有个说话人,下面没人或基本没人。如《孙子兵法》,每篇开头都有“孙子曰”三个字;《墨子》的《尚贤》等十篇,每篇开头都有“子墨子曰”四个字。《孙子》十三篇,除开头有个说话人,基本上全是论述。它只提到四个人,两个恐怖分子(专诸、曹刿),两个大特务(伊挚、吕牙)。他拿这四个人说事,是为了挑战道德。
(2)论说体,也分两种:
短章论说体,没有人,只有话,读其书,如入无人之境。典型例子是《老子》。《老子》押韵,类似赋。古代道论是采用这种文体。比如上博楚简《恒先》,就是这一种。它有点类似语录体,但不引经据典,也没有说话人。搞中哲史,大家最喜欢这种书。
长篇论说体,也是没人或很少有人,只有话。比如《荀子》和《韩非子》,战国晚期的子书,就有不少这种文章。
(3)对话体,也分两种:
形式自然的对话体,对话比较自然,说哪算哪儿,更像故事中的对话。这种文章,战国晚期也很流行。比如《荀子·议兵》就是这种文章。
人为设计的对话体,以问题为主,设为客主问答,对话是编出来的。比如很多兵书和医书,就爱使用这种文体。汉代的赋也有这一种。
(丙)故事加言语类(事、语并重)
子书文体,上面所说,只是大概分一分,实际上,很多都是既有故事,又有言语,人也有,事也有,话也有。比如《大戴礼》和《礼记》,就是多种文体都有。
子书是“诸子百家语”。这种“语”,有些是以短见长,所谓篇,只是由短章杂凑,一本书没多少篇,五千字就一本书。比如《孙子》和《老子》,都只有五千多字。还有些,是鸿篇巨制、长篇大论。比如《管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都是当时的丛书。我们看《汉志》,上百篇的大书都有,比如《太公》有237篇,《司马法》有155篇。
《论语》也是“语”,过去多称为语录体。其实它是什么体都有。既有人,也有事,既有最短的语录,也有长一点的对话(如《论语·先进》的“四子言志”章)。它的特点是人多,全书算下来,有156人。人多好,适合作历史研究,研究诸子,哪一门哪一派有这么好的资料?没有。读《论语》,不讲历史,空谈性理,如入宝山空手归,岂不可惜。
《论语》和什么书像?《世说新语》。《世说新语》,原来叫《世说新书》,最初不以“语”名。但它和“语”的传统有关,和刘向有关。刘向整过《国语》,写过《说苑》、《新序》,对历史掌故很熟悉。这些掌故就是“语”。此书头四门就是以“四科”为题。《孔子家语》,讲孔家的事,也是“语”。
古代的“语”,还有成语格言之一体,比如《大戴礼·武王践阼》的“戒书”,包括12种铭文:席铭、机铭、鉴铭、盥盘铭、楹铭、杖铭、带铭、履屦铭、觞豆铭、剑铭、弓铭和矛铭。其中“与其溺于人也,宁溺于渊”,就被中山王大鼎的铭文引用。这些铭文,多属格言,古人叫“语曰”的“语”是这种“语”。《逸周书》和《太公》有这类东西。《孔子家语》的《金人铭》属这一类。这种“语”是一种典故,典故烂熟于胸,才能游说。还有谜语或歇后语类的“隐语”,也是一种“语”。
丛谈琐语、小说笔记,都有搜罗掌故以备查询的功用(类书也有这类功用)。子书是干什么用的?最初是供游说,其实是干禄书。
(三)从故事研究诸子的重要性
·上篇文章:纪中石-九变第八
·下篇文章:纪中石-行军第九
复制 】 【 打印
 相关文章
·殷秋溟与袁了凡的人生【卦台山周易大学@研易] 2024-4-18 5:37:15
·纪中石为中国道医协会讲解《易经与风水》 2024-4-1 18:30:53
·千里来寻故地:狮脑山 2024-1-11 22:59:05
·纪中石谈墓地风水对人生的的重大作用(一)孔子为何要找祖坟 2021-7-6 6:34:07
·怎么知道祖坟风水对谁有利 2021-3-9 14:48:38
特别声明:本站视频教程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我们,谢谢!由于网络原因有的动漫连接较慢,请耐心等待!谢谢你的支持!
 相关评论
 评论者:Xx6KeMR0
临沂市译友翻译有限公司是经临沂市工商局正式注
册的专业翻译公司。本公司立足临沂,服务全国,
提供各类文字翻译、陪同口译、同声传译等服务。
擅长金融、法律、商贸、通讯、机械、化工、生物
医学、交通、地产等多种领域的翻译服务。

临沂最好的翻译www.linyify.com,
临沂最好的翻译公司www.linyify.com.
网址:www.linyify.com
QQ:3306265167
发表时间:2022-6-29 6:25:45 [来自: 39.67.213.17]

 评论者:johnansaz
http://imrdsoacha.gov.co/silvitra-120mg-qrms
发表时间:2022-4-19 9:07:11 [来自: 5.188.211.16]

 评论者:johnansaz
http://imrdsoacha.gov.co/silvitra-120mg-qrms
发表时间:2022-4-18 3:27:20 [来自: 5.188.211.13]

相关评论 53 篇,当前显示最新的 3 篇。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卦台山周易大学#传易 卦台山周易大学#传易,研易 公司地址:元大都遗址北土城西路16号友诚大厦5-507室 热线:010-52322659李老师,满老师
后台管理 | 京ICP备11036542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东方文化弘未来咨询网|卦台山周易大学承办 All Rights Reserved by IE5.x 1024*768
页面执行时间:162.11MS 客服QQ:354319096 微信:18901210039
技术支持:河北六禾网络技术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