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文始祖伏羲氏,风姓,又名宓羲、庖牺、庖羲、包牺、伏戏,亦称太昊。伏羲氏是华胥氏后代,伏羲生于成纪(甘肃秦安县东北大地湾一带),其东边是华胥氏居地华亭(甘肃华亭县西)。
《帝王世纪》载:太昊庖羲氏,风姓,有景龙之端,故以龙纪官。燧人之世,有巨人迹出于雷泽,华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于成纪。
伏羲氏创造了:造网、制乐、结绳记事、定婚姻、取火、制杵臼、制歌曲,作八卦。
伏羲氏由成纪(甘肃秦安县东北大地湾一带)向东迁徙,第一站即是陈地,即陈仓(陕西宝鸡市),在陈建初都。
《循甲开山图》载:伏羲生成纪,徙治陈仓。
伏羲氏在陈(陈仓),建立了古老的风姓部族,为陈部族。其后人以族为姓称为陈氏。
伏羲氏带领自己的陈部族,由陈(陕西宝鸡市)逐步向东迁徙至淮河一带陈(宛丘,河南淮阳县),并在此立都,后称陈州、宛丘。
后来伏羲氏由陈(宛丘,河南淮阳县)又向北迁徙,其后人陈部族留于陈(宛丘,河南淮阳县),在夏代时期,陈部族在陈(宛丘,河南淮阳县)建立了风姓陈国。其后人以国为姓称陈氏。
《路史·国名纪甲》载:太昊伏羲之后,有风姓陈国。
《左传昭公十七年》载:陈,太昊之墟也。
《帝王世纪》曰:太昊伏羲氏居陈。
《元和姓纂》载:陈,亦州名,本太昊之墟,画八卦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