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上都是哪?是北京中轴线的延伸,是元代皇帝忽必烈的故乡,是世界文化遗产。。。。。。
2018年7月27日-29日,历时三天,纪中石老师在当地李泓雨的热情引导下,先后在乌兰察布博物馆,元上都博物馆,元上都遗址,进行了详细的参观,学习,考察。
乌兰察布是辽国时期的京畿之地,文化深厚,庙子沟庙子沟遗址位于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前旗新风乡庙子沟村南。从1985年至1987年先后三次对此遗址进行发掘清理,发现房子50余座、灰坑和窖穴130多座、墓葬40坐。出土遗物很丰富,有陶器、骨器和石器共千余件,此外还有部分动物骨、角等,是相当仰韶文化晚期的聚落遗址,遗物经碳十四测定,约距今5,500年。
7月29日,我们一大早,在李女士,乌女士的陪伴下,我们驱车行程400多公里,来到内蒙古中部、锡林郭勒盟东南端多伦,是内蒙古自治区到北京直线距离最近的旗县,并有“北京后花园”之称,多伦每少一片沙地,北京就会多一片蓝天。在当地周先生的介绍下,他带领我们参观了汇宗寺。多伦淖尔汇宗寺位于锡林郭勒大草原东南部的多伦县城。早在元世祖忽必烈汗时期,就定名"多伦淖尔",在这山青水秀、绿草丰美的风水宝地上,建起"夏宫",历代元朝大汗都到此地避暑游猎。该寺始建于1691年(康熙三十年)是清王朝敕建的皇家寺院,由哲布尊丹巴活佛主持设计、建造。1705年册封章嘉呼图克图为大国师,颁赏金印,住持汇宗寺,内外蒙古各旗均派一名品学兼优的喇嘛常住该寺。1732年(雍正十年)外蒙古哲布尊丹巴活佛因故移居多伦淖尔,成为整个蒙古地区藏传佛教中心。佛光普照,享誉中外。
次日大早,我们又来到元上都遗址博物馆,在古代社会中,都城担负着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的综合性功能。元朝是中国蒙古族建立起的大一统政权,先后建设了元上都、元大都、元中都,其选址与建设承前启后,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元大都、元上都和元中都,这三座元代都城已经成为人类公认的文化遗产。今天,中国和世界其他许多地区处于城市化的过程中,而且北京也在努力建设现代国际性大都市,通过研究与重构元代都城建设以及过往人们的生活,或许可以使我们从先贤的智慧与经验中获得启发,以规划并建设出更宜居、更合理都城。
元上都遗址博物馆位于遗址西南的乌兰台敖包下。展览分为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日的风采、领略科技文化的繁荣、大元皇室御用精品等四部分,展品中有元上都遗址、羊群庙祭祀遗址、砧子山墓地出土的文物,数量不是很多,但还是能让人领略到元上都往日的辉煌。展览中需特别关注的是羊群庙祭祀遗址出土的石雕像。蒙古的丧葬风俗为没有地上建筑和封土,甚至不立任何标志、不记录下葬位置。至今,没有发现任何元朝帝王的陵墓。但随着汉蒙文化融合,产生了变化,一些官员、特别是汉族官员墓葬延袭了树碑立坊、建庙设祭的汉族葬俗。不过,蒙古族官员墓葬地面建筑设施仍很少见。羊群庙祭祀遗址据判断为元朝贵族祭祀场所,出土了四尊汉白玉石雕像(其中一尊只剩基座),为全国仅有。
从博物馆出发,我们在中午11点50分来到,元上都遗址。我们步行进入古城中轴线,穿越时空,体会马可波罗曾经描写的场景。
元上都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草原,曾是世界历史上最大帝国元王朝的首都,始建于公元1256年;它是中国大元王朝及蒙元文化的发祥地,忽必烈在此登基建立了元朝。
元上都南临上都河,北依龙岗山,周围是广阔的金莲川草原,形成了以宫殿遗址为中心,分层、放射状分布,即有土木为主 的宫殿、庙宇建筑群,又有游牧民族传统的蒙古包式建筑的总体规划形式,体现出一个高度繁荣的草原都城的宏大气派,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融合的产物,是草原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融合的杰出典范。
1988年,被列入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6月29日,第36届世界遗产大会在俄罗斯圣彼得堡正式宣布,将中国元上都遗址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
元上都的设计者,是怎样一种思路呢?他是谁呢?他的思路又是怎样把中华文化融入其中呢?纪中石老师《双都巡幸考察》,后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