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内留言  博客  繁體中文
 
  首  页 |  联系我们 环境布局 企业咨询 人生咨询 传道解惑 经典案例 投资理财 资源整合 经典解读 地产风水论坛 
       ·环境布局 ·企业咨询 ·学员天地 ·经典案例 ·中石著作 ·联系我们 ·人生咨询 ·墓地风水
您的位置: 迪威国际上分客服 -18183809662 >> 文章中心 >> 经典案例 >> 东方文化 今天是2025年5月12日, 离本网站22周年还有29天    
 阅读文章

古代文化常识

浏览次数:7574阅读权限:游客身份花费会员币:0添加时间:2010-3-5 12:40:11提交会员:admin
  
  
 

作者:毕荒 回复日期:2006-3-3 17:15:41   
  人们还把圆月作为团圆的象征,在月下品尝月饼,吃团圆饭,饮团圆酒,用月饼招待归家的亲人,表达家庭团圆的喜悦心情。因此中秋节又有“团圆秋”之称。
 
 
作者:毕荒 回复日期:2006-3-7 10:31:05   
   据考证,月饼起源于唐朝,流行于宋朝。北宋苏东坡在一首诗中有这样两句:“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可见,在宋朝时月饼的馅就很不错了。直到清朝,人们才把小饼正式取名为月饼。
   关于中秋节吃月饼,还有一种说法:据说,元朝末年,黎明百姓们为了推翻元朝的统治,定于在八月十五日起义。在互相传递起义时间的信息时,为防止被元朝统治者发现这个重大机密,便互赠馅内藏有号召起义纸条的饼子,已达到输送情报的目的。从此,中秋吃月饼的习惯便在民间形成了。
   中秋月饼的种类繁多,那么月饼是怎样起名的呢?一是以馅心的主要成分命名的,如桂圆月饼、枣泥月饼、豆沙月饼等等;二是以制作工艺命名的,如北京的提浆月饼,是在熬制糖浆时,用蛋白质提出浆中的杂质而得名;三是以饼面装饰或印模图案而定名,如苏州的黑麻月饼,就是在酥皮外层敷贴上密密麻麻炒熟的黑芝麻而获此名;四是以地方传统色彩或想象而得名,如宁式的苔菜月饼、绍式的酒香月饼等;五是以比喻月景而取名,如广式月饼中的“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等。
  
 
作者:唯伊人 回复日期:2006-3-7 10:39:44   
  北大史学论坛上有过这类帖子!
 
作者:毕荒 回复日期:2006-3-8 15:22:25   
  【重阳】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重阳时节,秋高气爽,风清月洁,故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唐人有“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诗句。
  【腊日】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这是古代岁末祭祀祖先、祭拜众神、庆祝丰收的节日。腊日通常在每年的最后——个月(腊月)举行,南北朝时腊日已固定在农历十二月初八。有吃赤豆粥、祭拜祖先等习俗。佛教的腊八粥后也渗入腊日习俗。
  【除夕】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晚,家家在打扫一清的屋里,摆上丰盛的菜肴,全家团聚吃“年饭”。此夜大家通宵不眠,或喝酒聊天,或猜谜下棋,嬉戏游乐,谓之“守岁”。零点时,众人争相奔出,在庭前拢火燃烧(古称“庭燎”,取其兴旺之意),并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之时抢先放出三个“冲天炮”,以求首先发达,大吉大利。此时,爆竹声、欢叫声响成一片,一派“爆竹声中除旧岁”的景象。
  
 
作者:毕荒 回复日期:2006-3-10 08:10:11   
  
   腊八在我国古代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节日。
   在我国古代,每年十二月都要过“腊日”。“腊日”也称“腊”或“蜡”。在这一天,人们要用自己一年中的收获物来祭祀祖先和众神,感谢他们的赐予。称为“腊祭”。《玉烛宝典》:“腊者祭先祖,蜡者报百神,同日异祭也。”
 
作者:毕荒 回复日期:2006-3-10 08:12:41   
  
   南北朝时,民间在腊八这一天有“击细腰鼓,戴胡头,及作金刚力士以逐疫”(《荆楚岁时记》)的习俗。唐代腊日时皇帝常常赏赐臣下腊肉,有时还在苑中畋猎。宋代以后,蜡日的主要活动是吃腊八粥,这是佛教流行的结果。
   腊日吃粥是佛教礼佛的一项重要内容,后来这一习俗由寺院传到民间。北宋时,腊月初八,“街巷中有僧尼三五人作队念佛,以银铜沙罗或好盆器,坐一金铜或木佛像,浸以香水,杨枝洒浴,排门教化。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东京梦华录》)据记载,当时的做法是在粥里加上核桃仁、松子仁、栗子和柿子之类,做成的粥称为“五味粥”或“七宝粥”。
   明清时,腊八吃腊八粥的习俗被沿袭下来了。在明代,“初八日吃腊八粥。先期数日,将红枣捶破泡汤,至初八时加粳米、白米、核桃仁、菱米煮粥,供佛圣前。户牖园树井灶之上,各分布之,举家皆吃。或亦互相馈送,夸精美也。”(《酌中志》卷三)清代的腊八粥,,多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去皮枣泥等煮成,有时还要加上核桃仁、杏仁、瓜子仁、花生仁、榛子仁、松子仁、红糖、白糖、葡萄干等。当然,这样考究的腊八粥并不是寻常百姓人家所敢想象的,其主要意义也不在礼佛,而在于美食了。
  
 
作者:毕荒 回复日期:2006-3-11 16:51:13   
   【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古代贵族男子的字前常加伯(孟)、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加“父”或“甫”字表示男性,构成男子字的全称,如伯禽父、仲尼父、叔兴父等。
   【十二生肖】又称属相。古代术数家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子为鼠,丑为牛,寅为虎,卯为兔,辰为龙,巳为蛇,午为马,未为羊,申为猴,酉为鸡,戌为狗,亥为猪。后以为某人生在某年就肖某物,如子年生的肖鼠,亥年生的肖猪,称为十二生肖。在古代,十二生肖常被涂上迷信色彩,一遇休戚祸福,往往牵扯起来,特别是在婚配中男女属相很有讲究,有所谓“鸡狗断头婚”、“龙虎不相容”等说法。
   【生辰八字】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各有天干、地支相配,每项两个字,四项共八个字。根据这八个字,可推算出一个人的命运。遇有大事,都需推算八字。旧俗订婚时,男女双方互换庚帖,上有生辰八字。双方各自卜问对方的生辰八字命相阴阳,以确定能否成婚,吉凶如何。
  
 
作者:毕荒 回复日期:2006-3-13 12:07:32   
  【孝悌】孝,指对父母要孝顺、服从;悌,指对兄长要敬重、顺从。孔子非常重视孝悌,把孝悌作为实行“仁”的根本,提出“三年无改于父道”、“父母在,不远游”等一系列孝悌主张。孟子也把孝悌视为基本的道德规范。秦汉时的《孝经》则进一步提出:“孝为百行之首。”儒家提倡孝悌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宗法等级秩序。
  【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左传·曹刿论战》中有这样的话:“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三牲】一指古代用于祭祀的牛、羊、猪,后来也称鸡、鱼、猪为三牲。一指夏、商、周三代所用牺牲的总称。
  【太牢、少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shi,猪)三牲全备为“太牢”。古代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这类牺牲称为牢;又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家祭】古人在家庙内祭祀祖先或家族守护神的礼仪。唐代即有专人制订家祭礼仪,相沿施行。宋代陆游《示儿》诗中有这么两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朝仪】古代帝王临朝的典礼。按规定:天子面向南,三公面向北以东为上,孤面向东以北为上,卿大夫面向西以北为上,王族在路门右侧,面向南以东为上,大仆大右及大仆的属官在路门左侧,面向南以西为上。朝仪之位已定,天子和臣子行揖礼,礼毕退朝。后世也称人臣朝君之礼仪为“朝仪”。
  【朝聘】古代宾礼之一。为诸侯定期朝见天子的礼制。诸侯朝见天子有三种形式:每年派大夫朝见天子称为“小聘”;每隔三年派卿朝见天子为“大聘”;每隔五年亲自朝见天子为“朝”。
  【朝觐】古代宾礼之一。为周代诸侯朝见天子的礼制。诸侯朝见天子,“春见曰朝,秋见曰觐”,此为定期朝见。春秋两季朝见天子,合称为朝觐。
  
 
 
作者:毕荒 回复日期:2006-3-14 08:40:54   
  【揖让】一指古代宾主相见的礼节。揖让之礼按尊卑分为三种,称为三揖:一为土揖,专用于没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微向下;二为时揖,专用于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平而致于前;三为天揖,专用于同姓宾客,行礼时推手微向上。一指禅让,即让位于比自己更贤能的人。
  【长揖】这是古时不分尊卑的相见礼,拱手高举,自上而下。
  【拱】古代的一种相见礼,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论语·微子》中有这样的记载:“子路拱而立。”
  【顿首】古时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民间的拜贺、拜望、拜别等。也常用于书信中的起头或末尾,如丘迟《与陈伯之书》:“迟顿首。陈将军足下无恙,幸甚幸甚……丘迟顿首。”
  【稽首】古代的拜礼,为“九拜”之一。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头至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手在膝前,头在手后。这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王时所用。后来,子拜父,拜天拜神,新婚夫妇拜天地父母,拜祖拜庙,拜师,拜墓等,也都用此大礼。
  【九拜】我国古代特有的向对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礼。《周礼》谓“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日空首,四曰振动,五日吉拜,六日凶拜,七日奇拜,八日褒拜,九曰肃拜。”这是不同等级、不同身份的社会成员,在不同场合所使用的规定礼仪。
  【跪】两膝着地,挺直身子,臀不沾脚跟,以示庄重。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相如前进瓿,因跪请秦王。”
  
 
作者:疯完了 回复日期:2006-3-14 12:39:51   
  呵呵斑竹我想请教有关历代帝王的庙号尊号谥号,还有些避讳的问题。
 
作者:distancex 回复日期:2006-3-14 19:16:26   
   共和太祖高皇帝孙文
  共和成宗宪皇帝中正 共和成祖武皇帝泽东
  共和建宗仁皇帝经国 共和世祖文皇帝小平
  共和哀宗炀皇帝登辉 共和德宗承皇帝泽民
  共和度宗献皇帝水扁 共和仁宗德皇帝锦涛
   (蓝平公爵战,橙仁公爵楚瑜)
   蓝俊公爵英九 红朝怡亲王庆红
 
作者:毕荒 回复日期:2006-3-15 09:50:11   
  【坐】古代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贴于脚跟。为了表示对人尊重,坐法颇有讲究:“虚坐尽后,食坐尽前。”“尽后”是尽量让身体坐后一点,以表谦恭;“尽前”是尽量把身体往前挪,以免饮食污染坐席而对人不敬。
  【座次】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古人尚右,以右为尊,“左迁”即表示贬官。《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室结构,前堂后室。在堂上举行的礼节活动是南向为尊。皇帝聚会群臣,他的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的。因此,古人常把称王称帝叫做“南面”,称臣叫做“北面”。室东西长而南北窄,因此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鸿门宴》中有这样几句:“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项王座次最尊,张良座次最卑。
  【席次】古代宴会席次,尊卑很有讲究。一般筵席用的是八仙桌,桌朝大门,其位次如下:位尊者居前,8是主人席位。如果客多,可设两桌、三桌或更多,有上桌与散座的区别:上桌与单席的位次相同,散座则不分席次。
               1   2
             3      4
             5      6
               7   8
  
 
作者:一醉梦千秋 回复日期:2006-3-16 1:30:15   
  111111111111
 
作者:毕荒 回复日期:2006-3-16 12:11:05   
  【冠礼】古代男子成年时(二十岁)加冠的礼节。冠礼在宗庙中进行,由父亲主持,并由指定的贵宾给行冠礼的青年加冠三次,先后加缁布冠、皮弁、爵弁,分别表示有治人、为国出力、参加祭祀的权力。加冠后,由贵宾向冠者宣读祝辞,并给起一个与俊士德行相当的美“字”,使他成为受人尊敬的贵族成员。因为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所以后世将二十岁称作“弱冠”。
  【婚冠礼】古代嘉礼之一。《周礼》:“以婚冠之礼亲成男女。”古代贵族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后即可成婚,并享受成人待遇,女子十五岁行笄礼(笄:束发用的簪子。古时女子满十五岁把头发绾起来,戴上簪子)后也可结婚。所以把婚礼、冠礼合称为婚冠礼。
  【祖道】古代为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设宴送行的礼仪。《汉书》载,西汉将领李广利率军队出击匈奴之前,“丞相为祖道,送至渭桥”。《荆轲刺秦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文中的“祖”就是“祖道”,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送别。
  【斋戒】古代祭祀或重大事件,事先要沐浴、更衣、独居,戒其嗜欲,以示心地诚敬,这些活动叫“斋戒”。“斋”又称“致斋”,致斋三日,宿于内室,要求“五思”(思其居处、笑语、志意、所乐、所嗜),这主要是为了使思想集中、统一。“戒”又称“散斋”,散斋七日,宿于外室,停止参加一切娱乐活动,也不参加哀吊丧礼,以防“失正”、“散思”。古人斋戒时忌荤,但并非忌食鱼肉荤腥,而是忌食有辛味臭气的食物如葱、蒜等,这主要是为了防止祭祀时口中发出的臭气,对神灵、祖先有所亵渎。
  【虚左】古代座次以左为尊,空着左边的位置以待宾客称“虚左”。《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足见信陵君对侯生之尊敬。今人有“虚左以待”一语。
  
 
作者:presidentlwm 回复日期:2006-3-16 16:17:20   
  真是太好了,非常感谢
 
作者:毕荒 回复日期:2006-3-17 08:43:03   
   依周礼,贵族子弟之加冠凡三次。一加缁冠,有治人之权;二加皮弁,有用兵之权;三加爵弁,有祭祀之权。“国之大事,惟祀与戎”,因此贵族们的“冠”,便有非同一般的意义,故应视为生命的一部分,即便到死,也不能“免冠”。公元前480年,卫国发生内乱。在战斗中,子路(孔子弟子)被人砍断了冠缨。子路说:“君子死,冠不免”,便放下武器,用双手系冠缨。结果,被人砍成了肉泥。
 
作者:毕荒 回复日期:2006-3-17 19:57:33   
   女子年满十五如未许嫁,便不举行“笄礼”,也不取字。女子未嫁之前,便叫“待字闺中”。因为男子结发加冠后才能娶妻,女子许嫁之后才能结发加笄,因此有人把初成年时即结婚的夫妻或第一次结婚的夫妻,称作“结发夫妻”。
 
作者:毕荒 回复日期:2006-3-18 09:51:33   
  【再拜】先后拜两次,表示礼节之隆重。旧时书信末尾也常用“再拜”,以表示敬意。
  【膜拜】古代的拜礼。行礼时,两手放在额上,长时间下跪叩头。原专指礼拜神佛时的一种敬礼,后泛指表示极端恭敬或畏服的行礼方式。今人多用“顶礼膜拜”形容对某人崇拜得五体投地。
  【折腰】即拜揖。鞠躬下拜,表示屈辱之意。《晋书·陶潜传》载:陶渊明曾为彭泽县令,州郡派督邮巡视至县,县吏劝陶束带迎见,他感叹地说:“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后来引申为倾倒、崇拜,如毛泽东《沁园春·雪》:“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作者:juranjinw 回复日期:2006-3-18 16:32:19   
  好贴
 
作者:中场搅拌机 回复日期:2006-3-18 18:04:34   
  赞并收藏之
 
作者:毕荒 回复日期:2006-3-20 09:47:54   
  【六礼】中国古代婚姻的六种手续和礼仪,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秦晋之好】春秋时,秦、晋两国国君几代都互相通婚,后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
  【举案齐眉】古代妻子为丈夫捧膳食时要举案于眉,表示相敬。
  【以文会友】古代文人交往、交友的礼俗。文人相交轻财物而重情谊、才学,故多以诗文相赠答,扬才露己,以表心态。唱酬是通行的方式,即以诗词相酬答。在宴饮等聚会时,更是不可有酒无诗,流行尽觞赋诗之俗。
  
 
作者:满门之过 回复日期:2006-3-20 11:09:29   
  orz
 
作者:哪一包烟 回复日期:2006-3-20 16:47:59   
  不过本人好像在哪本书上看到过 左、右为尊是有不同的时期和国家的吧 并不是所有地方都是以右为尊?
 
作者:毕荒 回复日期:2006-3-21 09:43:32   
   在古代, 男子娶妻曰“婚”,女子嫁夫曰“姻”,故妻之父为“婚”,夫之父为“姻”,相互之间的关系就叫“婚姻”。
   在古代,中国人的大事并不多。在国,无非是“祀”(祭祀)与“戎”(战争);在家,则无非是“婚”与“丧”。所以,婚礼是人生礼仪中最重要的最隆重的一种。
   在古代婚姻中,女方家长更多地考虑“门第”,男方家长则更多地考虑“生育”。所以,要找有“宜男”之相的女人作媳妇。民间的说法则是“买地要买三合土,娶媳妇要娶大屁股”,也就是盆骨宽大的女人。
 

作者:毕荒 回复日期:2006-3-23 11:21:06   
  作者:哪一包烟 回复日期:2006-3-20 16:47:59 
    不过本人好像在哪本书上看到过 左、右为尊是有不同的时期和国家的吧 并不是所有地方都是以右为尊?
  ————————————————————
   左和右孰尊孰卑,各朝不尽相同。
   周代时尚左,这在《左传》、《国语》中经常提到。当时进行车战,一辆车上乘三人,帅居左,御者居中,力士居右。信陵君曾经“虚左而迎侯生”,表示对他的尊敬。
   到了秦汉时,又以右为尊。当时,右丞相的官职就比左丞相高。比如,吕后执政时,陈平为右丞相。后来周勃诛灭诸吕,功高,陈平又让位给周勃,退居左丞相。
   唐宋以后,除了元朝以外,又都恢复周礼,尚左。比如,明朝时规定,一品官见公、侯、驸马,一品官居右行礼,公、侯、驸马居左答礼;清朝时,一般以满人担任左职,汉人担任右职。吏部左、右侍郎,满人为左,居二品;汉人为右,居三品。
  
  
 
作者:菜鸟飞飞888 回复日期:2006-3-23 14:45:48   
  古人称字有一种情况很特别,就是"以字行",别人称某人不称其名而只称其字,久而久之,其字反而比其名更为人知,让人误以其字为其名,其本名反而不显了.这种情况古以有之,如称屈平为屈原,称项籍为项羽等等.这种情况以唐宋时为最甚.如隋唐时称房乔为房玄龄,称尉迟恭为尉迟敬德,称秦琼为秦叔宝,称苏烈为苏定方,称薛礼为薛仁贵等等.
 
作者:xiewei821029 回复日期:2006-3-23 14:55:21   
  好东西,辛苦楼主了~~
 
作者:毕荒 回复日期:2006-3-23 15:07:42   
   在古代,卑者对尊者说话,只能称字,而且字的后面还要加上职衔或先生字样;尊者对卑者说话,则直呼其名,不称字。
   在这里,有一点需要格外注意:无论尊卑,自称的时候都不能称字。如果自己称字,便是失礼,也是大笑话。
 
作者:毕荒 回复日期:2006-3-24 08:32:07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上篇文章:中国古代官职大小,相当于今天的什么官
·下篇文章: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大全
复制 】 【 打印
 相关文章
·龙脉上的版本馆 2025-5-8 7:59:04
·《诗经》中是如何记载聚落与城址选择,居住区规划的? 2025-2-2 17:50:41
·李洪成老师介绍 2024-12-23 16:53:38
·天下之中与天地之中的观星台 2024-11-7 18:28:56
·北京中轴线为何偏2度角?(荐) 2024-10-27 17:55:41
特别声明:本站视频教程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我们,谢谢!由于网络原因有的动漫连接较慢,请耐心等待!谢谢你的支持!
 相关评论
 评论者:Xx6KeMR0
临沂市译友翻译有限公司是经临沂市工商局正式注
册的专业翻译公司。本公司立足临沂,服务全国,
提供各类文字翻译、陪同口译、同声传译等服务。
擅长金融、法律、商贸、通讯、机械、化工、生物
医学、交通、地产等多种领域的翻译服务。

临沂最好的翻译www.linyify.com,
临沂最好的翻译公司www.linyify.com.
网址:www.linyify.com
QQ:3306265167
发表时间:2022-6-29 10:32:30 [来自: 112.233.181.205]

 评论者:T6vQ8ODI
柚券的邀请码是153370
记住了!柚券的邀请码是153370
发表时间:2021-3-4 21:11:58 [来自: 27.197.192.85]

 评论者:ZzNGFKsV
柚券的邀请码是153370
记住了!柚券的邀请码是153370
发表时间:2021-3-2 20:24:27 [来自: 27.197.192.85]

相关评论 49 篇,当前显示最新的 3 篇。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卦台山周易大学#传易 卦台山周易大学#传易,研易 公司地址:元大都遗址北土城西路16号友诚大厦5-507室 热线:17319423526 李老师,满老师
后台管理 | 京ICP备11036542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迪威国际上分客服 -18183809662 All Rights Reserved by IE5.x 1024*768
页面执行时间:135.74MS 客服QQ:354319096 微信:18901210039
技术支持:河北六禾网络技术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