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最初叫“战略转移”、“西征”、“远征”。使用“长征”一词,最早是在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的2月下旬,中央红军二渡赤水发布的《告工农劳苦群众书》中。
红军长征到陕北,这不是预先设定的。进行战略转移,开始并没有打算走很远。长征的路线和目的地是根据军事形势和作战情况而不断变化的。这是一个动态过程。
红军长征目的地,据我初步统计,仅中央红军言,先后有8个设想:
(1)在瑞金出发时是到湘西洪江地区与红二、六军团会合,发展复兴后再回来;
(2)黎平会议决定到黔北的遵义地区建立新根据地;
(3)遵义会议决定过长江到川西建立根据地;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4)会理会议决定到川西北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去建立根据地;
(5)两河口会议决定去川陕甘一带开辟新的根据地;
(6)毛儿盖会议进一步明确到甘南在洮河流域创建新根据地;
(7)俄界会议决定到与苏联接近的地方创建根据地,将来向东发展;
(8)在哈达铺初步决定到陕北去,随后的榜罗镇会议正式决定陕北为长征的最后落脚点。
中央红军到达吴起镇后,中央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批准了榜罗镇政治局常委会议的决定,宣告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结束。随后,中共中央将“红都”设在瓦窑堡,陕北成为中国革命大本营。
(作者为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本文摘编于北京日报2016年09月05日《要全面地认识长征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