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易隐》及传统六爻学中,“四值”指的是年、月、日、时,它们分别对应起卦时的四个时间维度(太岁、月令、日辰、时辰)。以下是关于“四值”的具体解释及其象征意义:
-
年(太岁)
- 象征意义:代表国家、社会或大局,被视为“君”,决定一年的吉凶祸福。例如,《黄金策》称太岁为“人君之象”,而《渊海子平》将其比作“年中天子”。
- 作用:主管长期趋势和重大事件,如命运周期中的荣枯变化。在占卜久远大事时尤为重要。
-
月(月令)
- 象征意义:如同卦中的“提纲”,辅佐岁君并推动岁月流转。择日学中视其为“相”,承载着承上启下的功能。
- 作用:影响卦爻的旺衰状态,是判断五行生克的关键因素之一。例如,月建能通过生扶或克制调整爻的力量强弱。
-
日(日辰)
- 象征意义:被喻为君主或部门主管,直接掌管当日之事。《增删卜易》强调其“生杀大权”,与月建具有同等权威。
- 作用:作为六爻的主宰者,日辰可生克卦内任何爻象,即使遇到破败、空亡等情况也能保持强盛状态。其力量在单日内最具决定性。
-
时(时辰)
- 象征意义:类比基层办事人员(胥吏),制约具体事件的短期动态。时段如臣属,需服从于日辰的支配。
- 作用:专管一日内的吉凶细节,尤其对询问当日事情至关重要。但影响力仅限于当天,次日即失效。
总的来说,《易隐》中的“四值”体系融合了时空与人事的象征逻辑,通过年、月、日、时的层级互动,构建了一个动态平衡的预测模型。这一理论不仅体现了古代易学的精密思维,也为现代占卜实践提供了多维度的分析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