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内留言  博客  繁體中文
 
  首  页 |  联系我们 环境布局 企业咨询 人生咨询 传道解惑 经典案例 投资理财 资源整合 经典解读 地产风水论坛 
       ·环境布局 ·企业咨询 ·学员天地 ·经典案例 ·中石著作 ·联系我们 ·人生咨询 ·墓地风水
您的位置: 迪威国际上分客服 -18183809662 >> 文章中心 >> 经典案例 >> 东方文化 今天是2025年5月9日, 离本网站22周年还有32天    
 阅读文章

祭祀沿革

浏览次数:2499阅读权限:游客身份花费会员币:0添加时间:2010-5-23 18:01:26提交会员:admin

                 祭祀沿革  

祭祀制度起源于“万物有灵”的原始思维以及由此产生的自然崇拜,以后被统治者接受并加以改造, 融合了儒家“敬天法祖”的思想,形成在特定时间和特定地点祭祀特定神祇的官方祀典。并为历代政权所遵从,成为帝制时代最重要的典章制度。

最初的祭祀活动在树林空地中的天然土丘上进行,后来发展为夯土筑台。台是最早出现的建筑形式,当时技术水平所限,只能凭借夯土作建筑手段。汉代以后,台出现两种变体,一是祭祀自然神的专用建筑,叫做祭坛。二是建筑物的基础部分,叫做台基.

远古的祭祀活动无确切记载。《周礼》中“夏至日祭地祇于泽中方丘”成为历代地坛规制和祀典的理论基础。汉武帝时,在汾河汇入黄河处建后土祠。西汉末年又按阴阳方位在都城长安南郊和北郊分建祭祀天地之坛。自此祭地之坛成为都城必不可少的建筑项目,由于历代对儒家经典解释不同,有时将天和地合在一起祭祀,有时分开祭祀。

1153年建中都城,在通玄门外(今复兴门外会成门以东)建北郊方丘,是北京最早的祭地之坛。

现存北京地坛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初。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圜丘于钟山之阳、方丘于钟山之阴,实行天地分祀。有一年祭祀前斋戒时遇到下雨,朱元璋感觉敬天地如敬父母,没有分开祭祀之理,于是改为合祀。

[1]

·上篇文章:四渎诸君
·下篇文章:“永乐迁都”。
复制 】 【 打印
 相关文章
·龙脉上的版本馆 2025-5-8 7:59:04
·《诗经》中是如何记载聚落与城址选择,居住区规划的? 2025-2-2 17:50:41
·李洪成老师介绍 2024-12-23 16:53:38
·天下之中与天地之中的观星台 2024-11-7 18:28:56
·北京中轴线为何偏2度角?(荐) 2024-10-27 17:55:41
特别声明:本站视频教程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我们,谢谢!由于网络原因有的动漫连接较慢,请耐心等待!谢谢你的支持!
 相关评论
当前没有评论
相关评论 0 篇,当前显示最新的 3 篇。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卦台山周易大学#传易 卦台山周易大学#传易,研易 公司地址:元大都遗址北土城西路16号友诚大厦5-507室 热线:17319423526 李老师,满老师
后台管理 | 京ICP备11036542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迪威国际上分客服 -18183809662 All Rights Reserved by IE5.x 1024*768
页面执行时间:101.56MS 客服QQ:354319096 微信:18901210039
技术支持:河北六禾网络技术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