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达岭长城:守卫北京的军事要塞
八达岭长城:守卫北京的军事要塞
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市延庆县军都山关沟古道北口,是世界上古老的伟大建筑之一,是我国古代伟大的防御工程万里长城的一部分,也是万里长城的精华,在明长城中,独具代表性。该段长城地势险峻,居高临下,是明代重要的军事关隘和首都北京的重要屏障。
八达岭长城,其关城为东窄西宽的梯形,建于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嘉靖、万历年间曾修葺。关城有东西二门,东门额题“居庸外镇”,刻于嘉靖十八年(1539年);西门额题“北门锁钥”,刻于万历十年(1582年)。两门均为砖石结构,券洞上为平台,台之南北各有通道,连接关城城墙,台上四周砌垛口。八达岭长城为居庸关的重要前哨,古称“居庸之险不在关而在八达岭”。明长城的八达岭段是长城建筑最精华段,集巍峨险峻、秀丽苍翠于一体,“玉关天堑”为明代居庸关八景之一。1953年修复关城和部分城墙后,辟为游览区。
八达岭地理环境优越,自古以来就是通往山西、内蒙、张家口的交通要道。而且,八达岭的年平均气温比北京低3℃以上,成为“夏都”延庆的旅游龙头。爱国工程师詹天佑先生主持修建的中国第一条干线铁路——京张铁路也经过此地,并在此处设立车站。它也是明长城向游人开放最早的地段,八达岭景区以八达岭长城为主,兴建了八达岭饭店和由江泽民主席亲笔题名的中国长城博物馆等功能齐全的现代化旅游服务设施。八达岭景区以其宏伟的景观、完善的设施和深厚的文化历史内涵而著称于世。
1961年3月,“万里长城——八达岭”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86年被评为全国十大风景名胜之首;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1992年被评为“北京旅游世界之最”中的第一名;1995年八达岭长城被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7年5月8日,八达岭长城由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天安门:追忆伟人挥手的岁月
天安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原名“承天门”,当时的天安门是一座黄瓦飞檐、三层楼的五洞牌坊,朱漆金钉,光彩夺目。清顺治八年(1651年),改建为“天安门”,它有汉白玉石的须弥座,高大而色彩浓郁的墙台,上有两层重檐大楼,东西九间,南北五间,象征皇权的“九五之尊”。
1949年10月1日下午2点55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了典礼,举行开国大典的时候天安门修葺一新,城楼上横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正中悬挂着毛主席的巨幅画像,两旁的标语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万岁”,西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会场在天安门广场。广场成丁字形,丁字形一横的北面是一道河,河上并排架着五座白石桥;再北面是城墙,城墙中央高高耸起天安门的城楼。丁字形的一竖向南直伸到中华门。在一横一竖的交点的南面,挺立着一根22米高的电动旗杆。
主席台设在天安门城楼上。城楼檐下,八盏大红宫灯分挂两边。靠着城楼左右两边的石栏,八面红旗迎风招展。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乐队奏起了《义勇军进行曲》,在这战斗的声音里,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这庄严的宣告,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嘹亮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遍了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开国大典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也宣告了中华民族的新生。从此,天安门成了伟大祖国的象征,新扩建的天安门广场也成了世界上最大最壮丽的人民广场。自1987年11月开始,天安门正式对中外游客开放,天安门也迅速成为了众人向往的旅游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