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对守护在身边的华国锋、汪东兴等政治局委员缓缓言道:“中国有句古话叫盖棺定论,我虽未盖棺也快了,总可以定论了吧!我一生干了两件事:一是与蒋介石斗了那么几十年,把他赶到那么几个海岛上去了,抗战八年,把日本人请回老家去了。打进北京,总算进了紫禁城,对这些事持异议的人不多,只有那么几个人,在我耳边叽叽喳喳,无非是让我及早收回那几个海岛罢了。另一件事你们都知道,就是发动文化大革命。这事拥护的人不多,反对的人不少。这两件事没有完,这笔遗产得交给下一代。怎么交?和平交不成,就动荡中交,搞得不好,后代怎么办,就得血雨腥风了。你们怎么办,只有天知道。”
现在看来,粉碎“四人帮”没费一枪一弹,毛泽东的这笔遗产是在和平中交给下一代了。“收回那几个海岛”的共同努力也充满了和平光环,至于对“文化大革命”的评价,这是毛泽东最放心不下的一件事,其结果也是毛泽东最不愿意看到的。
众所周知,毛泽东是为了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才不惜冒着身败名裂的风险发动的文化大革命。他说:“这次文化大革命,就是一次认真的演习。”“我是准备跌得粉碎的。”而文革的结果却令毛泽东深感失望。从林彪事件之后,是他最先开始对文革进行反省,说文革是“全面内战”,要求给予文革“三七开”。他的这些自责,堵了全面肯定文革那些人的嘴。可以断言:如果没有毛泽东的自责就很难有以后对文革的否定。只把毛泽东的话“全面内战”改成了 “全面内乱”,一个字就顺势全面否定了文革。
毛泽东晚年还对许多人和事做了预言式的评论,现在读起来,仍然值得品味。
毛泽东说:“小平看不起那些人,我在还可以,我死了,谁也压不住他。他这个人对三自一包那些东西还是有感情的,对走资派恨不起来。”
当越共中央第一书记黎笋问起毛泽东是否有意传位给邓时,毛泽东说:“他只要表态对文革有个基本认识,就不能动,你们这些人加起来也比不了他,他不是总理和老总,不妥协、不认输,外面是乌龟壳,里面是钢铁公司,你们不了解他,我是知道的。”
说教育有危机,学生不读书,他自己就不读书,他不懂马列,代表资产阶级。说是“永不翻案”,靠不住啊。
毛泽东说:“华是一个老实人,可是老实也就是没用,他上来的好处是中间派,既不会左,也不会右,也容易被各方面接受,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都要看,这件事不要和江青他们讲,也不要让华知道。”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