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所在汴梁,也就是今天的开封,这个城市几百年的辉煌史,从这一天拉开帷幕
朱温 不,现在该叫朱全忠了,反正就是他罢 心里不服“舅舅”,不想当这有名头没好处的副司令,脸上却半点没挂出来,对王重荣也好,对当时负责协调指挥各路唐朝大军的王铎、郑畋也好,都是毕恭毕敬,百般殷勤。他脑筋转得很清楚:自己是降将,要想安身立命,该低头就得低头,该装孙子就得装孙子。王重荣虽说本领平庸,但他带领的河中兵却很能打仗,自己本小利薄,跟在这把大伞下先混几天不算丢人,而且身为副司令,头功拿不着,二功还是靠谱的。
他没想到的是,那个在北面也当了好几年反贼、如今却摇身一变成了大唐皇帝亲戚的独眼龙李克用,也带着他那群穿得跟乌鸦一个模样的沙陀兵来勤王,并一下抢走了差不多所有出采镜头。也不知是犯冲还是怎地,朱全忠和这个独眼龙打头次见面就不对付,评书里说他们曾在雅观楼打赌,朱全忠输掉一条玉带,想赖掉不给,结果被独眼龙的干儿子十三太保李存孝胖揍一顿,硬是将玉带扯断抢了去,估计是没什么谱儿的:李克用连打几个胜仗,人气值遽升,已成为大唐男女青年心目中头号“好男儿”偶像,那只独眼里哪儿会放得进一个其貌不扬、点头哈腰的小小降将?
总之在初投降的几个月,正史野史都看不到“朱全忠”的多少影子,不过河中军却屡次与沙陀军配合,打了几个胜仗,作为王重荣副手的朱全忠显然出力不小,没有记载的原因,大概是按照中国人的惯例,功劳都自动归于一把手的英明领导了吧?二把手朱全忠也只好忍气吞声,当个光荣的幕后英雄。
不过转到幕前的机会很快就来了:883年三月,大唐皇帝根据王重荣等人的举荐,加封朱全忠为宣武军节度使,这也从侧面证实了这段时间里朱全忠没有吃白饭:从投降到现在,也不过短短半年的光景。
这宣武军管辖的地盘在今天河南省东部,拥有汴、宋两州,首府是汴州,也就是今天的开封市,大宋朝有名的东京汴梁开封府。这座从评书到古装电视剧,一千多年来听得一代又一代人耳朵磨出老茧,因为一幅叫做《清明上河图》的名画永垂不朽的繁华大都市,即将被朱全忠那双握惯了犁锄刀矛的粗手,拉开数百年辉煌的序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