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心里发虚。郑国军队在哪里呢?他不断地问自己。终于,他醒悟过来了,低声对身边的耿之不比说:“郑国有人。咱们快退军,到城外安营扎
寨。”
耿之不比没有问为什么,忠实地执行了他的命令。数万名楚军士兵一齐向后转,用楚地方言小声议论着,迅速有序地退出了新郑。
刚刚退出新郑,探子传来的消息,齐桓公亲自率领齐国、鲁国、宋国三国大军,离新郑只有几十里的路程了。而一直避而不战的郑国军队也在附近出没。
很显然,这是一个圈套,姬家村的村民很想借此机会将门外的野蛮人一网打尽。子元越想越怕,现在连新郑城外也不安全了,他命令部队连夜遁逃。
郑国军队一直跟踪追到桐丘,派出的探子回报,说楚军大营有鸟群集,郑军才停止追击。
营中有鸟,说明楚国人跑得快,只剩下一座空营了,再追上去也没有什么意义。
子元以讨好文夫人为目的的对郑战争,以虎头蛇尾而告终。不过还好,算他跑得快,得以全师而退。当然,六百乘兵车一去一回,钱粮军备自然白消耗掉不少,就当组织湖北人去
河南旅游观光了一趟吧。
*
伐郑无功而返,文夫人的态度仍旧冷淡,使得子元相当郁闷。当年周幽王为了褒姒而烽火戏诸侯,好歹搏得美人一笑,现在子元为了一个嫁了两次的中年妇女,不惜举楚国之力劳
师远征,竟然没有获得任何回报,教他如何不郁闷?
于是他干了一件傻事,搬到王宫里去住了。他这样做还是为了诱惑文夫人。他就不信,文夫人一个寡妇,能够长期忍受没有男人的日子。他这一住就是两年,期间有没有骚扰文夫
人我不知道,但是根据《左传》的记载,他想要与文夫人淫乱的目的似乎一直没有达到。
子元的这种做法,往小处说是太流氓了,往大处说是目无君主,完全没有把楚成王放在眼里。调戏嫂嫂事小,目无君主事大。终于有人看不过去,对他的行为提出了异议。公元前
664年,大夫斗廉在百官面前郑重建议子元搬出王宫,以正风纪。
公子元命令手下将斗廉绑起来,投入大牢。
一直冷眼相看的楚成王表现出他果敢的一面,他采取曾经用来对付哥哥堵敖的手段,派申公斗班刺杀了子元。
所谓申公,就是申县的地方长官。楚国人自称为王,每消灭一个小国,就将这个国家变为一个县,县的长官也就随之被称为公。按照周朝的礼制,公是很高级别的诸侯,地位在侯
、伯之上,整个中国寥寥无几。在当时,如果一个中原地区的人跑到楚国去,肯定很惊叹于楚国的“公”之多。套用咱们毛委员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的话说,楚国就是
个“公”的世界,一不小心,屙尿都有可能碰到个“公”。
子元的死在当时的楚国没有引起多大的震动。一件事情做得太过火,就会引起公愤。而一旦引起公愤,往往就意味着这个人不再受到法律与传统习俗的保护。
后人评价子元,总会将他和文夫人联系在一起。文夫人还是息夫人的时候,就因其美貌而遭受蔡侯献舞的调戏,她的第一任丈夫息侯借助楚国的力量陷害献舞,导致献舞长期被楚
国囚禁,而蔡国也不得不听命于楚国。献舞被囚之后,回过头来报复息侯,在楚文王面前大谈息夫人的国色天香,楚文王受不住引诱,灭了息国,杀死息侯,将息夫人带回楚国,
立为文夫人。楚文王既死,令尹子元掌权,同样垂涎于文夫人的美貌,多方引诱而不可得,意乱情迷,最终引起公愤,被刺而亡。女权主义者也许对此很愤怒,但我还是坚持认为
,文夫人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息侯、献舞和子元悲剧的根源,这与海伦是特洛伊战争的根源,是同一个道理。
回到正题。子元死后不久,一位名叫斗谷於菟的人物被任命为楚国的新令尹。
斗谷於菟,姓斗,名谷於菟。楚地方言,谷即是乳,於菟即是虎。因此,谷於菟的意思就是乳虎。《左传》上说,这位乳虎先生担任了楚国的令尹,“自毁其家以纾楚国之难。”
翻译成现代语言说,拿出自己的家财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