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里,他立刻敏锐地意识到,这不只是一个施恩于郑的有利时机,更是他号令诸侯的绝佳题材。他主动派人到郑军大营,表达了和谈的意愿。正苦于两线受敌的
郑厉公马上表示答应,接受了齐桓公提出来的并不怎么苛刻的和谈条件。
同年十二月,齐、鲁、宋、陈、卫、郑、许、滑、滕九国诸侯在宋国的幽地举行会议,会议的主题是:门外的野蛮人近了,我们该怎么办?
这次会议取得空前的成功,与会各国订立同盟,认同了齐桓公作为诸侯长的领导地位,决心在齐国的领导下尊重王室,共同对抗楚蛮子的进攻,为建立良好的国际新秩序而努力奋
斗。
经过幽地会盟而成立的中原国际合作组织,我们不妨简称为“幽盟”。请记住这个组织,在今后的很多年中,它将在中原国际事务中担当一个重要的角色。
楚文王得到这个消息,悄然而退,自此之后十余年,楚国不敢复窥中原。
*
齐桓公现在称心如意了。四方的诸侯都对他顶膜礼拜,将他比拟为古代的“方伯”,赞美之辞不绝于耳。我不能否认他的“称霸”在客观上有利于维护中原地区的稳定,对于发展
生产,提高人民生活的安全感都有好处,但是从主观上讲,他更看重的称霸带来的心理满足感,而非其衍生的种种结果。
换句话说,如果不是因为有管仲这位高参,他和父亲齐襄公在很多方面其实也差不多。
幽盟建立的第二年春天,郑国派大夫叔詹前往齐国朝觐齐桓公。齐桓公对此很不满意:别的盟国都是由国君亲自来朝觐,为何独你郑国只派了个大夫来呢?
通过前面的历史我们应该明白,要郑厉公亲自来临淄朝觐齐侯,不如把他给杀了。
齐桓公越想越不是滋味,想发兵攻打郑国吧,去年才结盟,今年就为了些许小事翻脸,恐怕为天下人耻笑,也影响同盟国的内部团结。再说了,郑厉公这个人用兵如神,跑到他的
地盘上去作战,齐军不一定占便宜,只怕劳民伤财,无功而返。想来想去,齐桓公也出了个毛招:把叔詹扣留起来,不让他回国,看你姬突怎么办?
郑厉公的反应很出乎人们的意料,他打点行装,前往王城雒邑,告御状去了。
当然,说是告御状,其实也就是想看看周王室的近况。您姜小白不是打着天子的旗号吓唬我们这些人吗?我倒是要看看,天子和你的关系到底亲近到什么程度。搞不好,我把这张
虎皮扯过来,让你喝一壶!
郑厉公这样想是有道理的:第一,周天子姓姬,他也姓姬,一家人不说两家话。第二,郑国就在周王室旁边,想来就来,想回就回,便于沟通感情。而且,万一王室“有事”,他
这位近在咫尺的亲戚难道不比你远在山东的姜小白来得快?
郑厉公跑到雒邑,正赶上虢公、晋侯朝觐天子。虢公、晋侯也是姬姓啊,三个人越说越亲,凑到一起拉家常,居然促成了周天子(当时的天子是周庄王的孙子周惠王)与陈国公主
的一段婚事,将一个叫陈妫的女人给迎娶到周王室来了。
而齐桓公那边,虽然把叔詹抓起来了,却没有起来威胁郑国的作用。因为没过多久,叔詹居然趁着齐国人看管不严,找着个机会逃走,经鲁国而辗转回到了郑国。
*
郑厉公没有白去王城。就在他从王城回来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675年,周王室果然“有事”,五位王室重臣在苏氏的支持下发动政变,企图将周惠王赶下台去。
事情的起因一点也不新鲜,与当年卫庄公宠爱州吁如出一辙:周惠王的爷爷周庄王宠爱一个叫王姚的嬖人,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叫颓。如果按照辈份,这位王子颓也就是周惠王的
叔叔了。还是“母宠者子抱”的道理,周庄王对王子颓也是宠爱有加,并派大臣蒍(wei三声)国担任王子颓的老师。
周惠王即位之后,很喜欢玩一种类似于“大富翁”的游戏,热衷于占地皮,而且不想花钱,屡次使用“抢地卡”和“拆迁卡”。短短数年间,他抢了蒍国的菜园,用来建自己的动
物园;抢了边伯的住宅,用来扩大王宫;还抢了子禽、祝跪、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