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不象男人那样称其氏呢?原因很简单,同姓之间不通婚,因此对女子的姓看得特别重要。
现在要说的息妫,是陈侯的女儿,嫁给了息侯(息国国君)为妻,因此被称为息妫。
《左传》对息国的记录最早见于鲁隐公十一年,也就是公元前712年。那一年,郑国和息国有外交上有语言冲突,当时的郑国在郑庄公的领导下,势力如日中天,息侯竟然不自量力
,一言不合,就派军队讨伐郑国。结果可想而知,息国军队被打得落花流水,大败而还。当时有人对此评论说,息国肯定是要灭亡的了,不注重品德修养,不自量力,不亲近同宗
的国家(郑国和息国都是姬姓),不注意言辞,也不能认识自己的错误,犯了上述五忌还要讨伐人家,失败是可以预料的。
但人们没想到,息国的灭亡,最直接的原因还是这位息妫。我们要有心理准备,能够成为一个国家灭亡的原因的女人,必定是国色天香,美艳不可方物。
公元前684年,也就是齐、鲁长勺之战的那一年,息妫前往陈国看望父母,途经蔡国。
当时蔡国的国君名叫献舞,也就是历史上的蔡哀侯,同样也娶了陈国的公主为妻,按关系算是息妫的姐夫。这位姐夫听说小姨子来了,非常高兴,一定要亲自请小姨子吃饭,这在
当时是有些失礼的事情。而在吃饭的过程中,姐夫更是目不转睛地盯着小姨子看,两杯酒下肚,玩笑就开得很过份了。有没有动手动脚我们不知道,总之息妫回来跟息侯一说,息
侯立刻火冒三丈。
是男人都应该火冒三丈。只是息侯发泄怒火的方式很特别,他没有谴责那位连襟的无耻举动,也没有提出和他单打独斗,一决雌雄,而是不动声色地派一位使者去了南方的楚国,
对当时楚国的国君楚文王(楚武王的儿子)说:“请您派兵来打我。”
楚文王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使者说:“我们国君深惧大王您的威名,很想替您做点什么事,以获得您的欢心。现在蔡侯献舞仗着自己是姬姓,国家不大,架子不小,完全没把您放在眼里。这种不识时务的态
度,连我们都看不过去了。所以我们国君宁可以身作饵,请大王派兵讨伐我国,我国则向蔡国请求支援,蔡侯必定亲率部队来救,到时我们配合你,合而围之,将蔡侯一举虏获,
也让他知道该怎么尊重您。”
这是一个令人难以拒绝的建议。
楚国自楚武王年代崛起,一直苦心经营汉水流域,稳固自己的势力范围。到了楚文王年代,楚国国力强大,早就不满足于独霸一方的格局,而有志于逐鹿中原,企图成为天下的霸
主。楚文王天天摩拳擦掌,在姬家村外探头探脑,正不得其门而入呢,冷不丁跑出一个息侯来,谄笑着对他说:“我来带路。”
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你想睡觉,有人送枕头。楚文王真是做梦都要偷笑了。
同年九月,楚国大军如约出发,攻打息国。息侯派使者向蔡国求救。蔡侯献舞听说楚蛮子要攻打小姨子的国家,果然很紧张,马上带领部队前往息国救援。
论实力,蔡国、息国加起来也不是楚国的对手,更何况息侯吃里扒外,将蔡军出动的情报一早报告了楚军。楚国人在莘地设下埋伏,将蔡侯的军队一网打尽,蔡侯本人也成为了楚
国的俘虏。
这就是调戏小姨子的下场。
据冯梦龙说,楚文王这个野蛮人第一次捉到姬家村里的贵人,非常开心,就要拿山里的规矩,把献舞放到油锅里给煮了。这时有个叫鬻拳的老头跳出来说:“万万不可!”
楚文王说:“有何不可?”
鬻拳说:“您要是真想入主中原,就得好好改变山大王的作风,别动不动就煎啊煮啊,好像八辈子没吃饱似的。如果把这个人给煮了,中原各国都害怕楚国,必定联合起来对付咱
们,到时候就不好办了撒。”
楚文王坚持要煮。在他看来,蔡侯献舞细皮嫩肉,不拿来做菜实在太可惜了。
鬻拳毛了,一手抓住楚文王的袖子,一手拔出随身的佩刀,说:“你要是不听我的,我就是杀了你这小子,也不想楚国从此断绝进入中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