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内留言  博客  繁體中文
 
  首  页 |  联系我们 环境布局 企业咨询 人生咨询 传道解惑 经典案例 投资理财 资源整合 经典解读 地产风水论坛 
       ·环境布局 ·企业咨询 ·学员天地 ·经典案例 ·中石著作 ·联系我们 ·人生咨询 ·墓地风水
您的位置: 迪威国际上分客服 -18183809662 >> 文章中心 >> 中石著作 >> 易经易学 今天是2025年5月10日, 离本网站22周年还有31天    
 阅读文章

试论《周易》的原初意义与现代意义

浏览次数:3295阅读权限:游客身份花费会员币:0添加时间:2010-2-22 9:17:46提交会员:admin

     按照以上关于人类思维发展的三阶段说,《周易》的产生与形成实际上标志着中华民族的思维能力和水平由具体形象思维向着抽象理论思维的一次时代性跃迁。《周易》区别于其它远古历史文献的最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它的高度抽象性。这种抽象性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突出地表现出来。

     首先,《周易》将世间无限多样和变化发展的事物规约为阴与阳二极,将阴阳看作宇宙万物赖以发生和演变的最基本因素,从阴阳的交感与互通来探寻世界演变的动因和规则,力求达到对于宇宙的生成、运动、变化和发展的终极原理的认识,实际上是一种终极探索与思考,表明了最初的哲学意识。这也正如庄子所言:“《易》以道阴阳。” 而“一阴一阳之谓道”,道在阴阳及其变化之中。萧汉明教授认为,“阴阳五行说是中国传统思维最基本的思维形式之一。如果把中国传统文化比作一条源远流长的大河,那么阴阳五行说便是决定它的大致走向和面貌变换的决定性因素之一。”[5]阴阳大化和人生密切相关,成为世界的基础和法则,也成为《周易》解析世间万物的最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其次,《周易》将阴阳符号化为阴爻和阳爻, 用最为简洁直观的“--”(阴)和“—”(阳)来加以标示,把极为复杂的世间万物规约为最为简单直观的符号,体现了当时的人们在符号思维方面所达到的水准。成熟的人的思维是一种符号化的思维。符号化的思维和符号化的行为是人类理性思维与人类活动的最重要特征。思维的水平与思维符号的水平之间有其正比相关性。德国学者恩斯特·卡西尔指出,“信号是物理的存在世界之一部分;符号则是人类的意义世界之一部分。信号是‘操作者’;而符号则是‘指称者’。”[6]爻是一种符号语言,它一方面简单和直观,同时又非常普遍和广泛,从而可以包含和指称非常丰富的对象和内容。就连抽象思维大师黑格尔也认为:‘那些图形的意义是极抽象的范畴,是最纯粹的理智规定。”[1](第120页)能够用最为简洁直观的符号来标示普遍和丰富的内容,这无疑只有在思维高度发达的水平上才能做到。

    再次,《周易》通过爻的变化来建构不同的经卦、别卦和重卦,表明了其作者对于世间复杂万物及其动态变化的整体把握。《易经》分别用三个阴爻或三个阳爻,一个阴爻和两个阳爻,与两个阴爻和一个阳爻的不同的排列组合方式构成八卦,再由此八卦的互相重合,组成六十四别卦。整个《周易》,既有六十四卦的卦画和卦名,又有六十四卦的卦辞和三百八十四爻的爻辞,是卦画、卦名与卦辞、爻辞的有机组合。用如此简单的符号语言,《周易》试图建构一个庞大的宇宙发生与演化模型,即《易·系辞传上》所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云云,并力图从中揭示出天地万物以及人类社会发生的根源与发展的规律性。以最为简单的爻及其变化来建构和表达最为复杂和抽象的事物,这需要相当高度发展的抽象和理论思维。黑格尔高度评价《易经》在中国哲学中的地位,他说:“中国人也曾注意到抽象的思想和纯粹的范畴。古代的《易经》(论原则的书)是这类思想的基础。《易经》包含着中国人的智慧,(是有绝对权威的)。”[1](第120页)正是通过《周易》,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到中华民族的原始初民在抽象理论思维方面所达到的高度和水平。

2.《周易》的内容折射着当时的自然、社会和人文状况,记载着古代先民对于当时复杂的自然、社会和人生问题的特别关注与初步思考

从内容上看,《周易》具有一种特殊的百科性质,在中国文化史上有一种特殊的原初百科全书的地位。有学者认为,《周易》尤其《易经》具有原初性质和百科性质。“所谓原初的性质,是指《易经》是古代先民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探索外部世界和人生奥秘的最初尝试,是先民获得的知识和经验的最早记录。所谓百科的性质,是指《易经》的内容包罗万象,它是先民的百科全书,先民试图从《易经》中寻求生活的指导,寻求查找一切问题的答案。这两种性质也有着内在的联系,具体地说来,《易经》的原初性质决定了它的百科性质,在人类生活发展的初期,人们获得的知识作为一个整体来看,不可避免地会带有这种百科的性质,或者说这种百科的性质正反映了此种知识体系的幼稚性。”[7]《周易》作为原始初民的百科全书,以各种方式记载着当时的自然、社会和民族生活, 有着丰富多彩的内容。正是由此,人们把《周易》看作一本古代的探讨自然的书,也是一本探讨社会的书;既是中国古代的科学之初,也是中国社会的人文之源。有学者专门研究《易经》中的科学,从中发掘出历史学、地理学、天文学、天象记录、历算学、数学、医药学、化学、植物学、生化学等在中国的历史雏形。[8]也有学者专门探讨《周易》中的人文关怀与社会图景,认为其中贯透着原始初民对于生命价值的自觉与创造,对于人文、超人文与次人文之统合等。[9]《周易》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成为后人了解远古时期中国的自然、社会和民族生活状况的最重要而且直接的资料。

3.《周易》的选择表达着当时的人生智慧和行为原则,反映着趋利避害和预见未来的价值取向

我国著名周易研究专家刘大钧教授认为,“归根到底,《周易》是一部筮书。若全面研究《周易》,只讲解经文而不谈及筮数,那是不行的。”[10]《周易》的直接作用是占筮,以查验吉凶,帮助行为决策。《易经》的主要条文,均为对于各种卦爻象位等的解释,记载着各种类型的占筮故事。在人们的现实的和多变的生活中,吉凶祸福随处可遇,成败毁誉时时会有,如何才能有效地面对和选择?孔子有言:“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以明吉凶。”为了更好地预测吉凶,《周易》的作者提供了卦爻象位、卦爻辞和变通等原则,要求人们能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文,指日、月、星辰的排列秩序和运行规律,涉及自然的时序与变化。把握天文,才能顺乎于天,得利于天,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文,指人类的文化与社会生活,尤其是人们对于人生目标和道德理想的追求。把握人文,才能处理好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真正掌握人自身的命运。在这里,把握天文是为了发展人文,以人文化成世界。人文的具体内容包含着真、善、美、圣,人文化成的最高境界则在于至真、至善、至美、至圣等等。为了实现这种目标,《周易》强调要有忧患意识、责任意识、美德意识、谦恭意识等。《易经》的许多卦爻,如履卦、谦卦、复卦、恒卦、损卦、益卦、困卦、井卦等蕴涵着对于美德的颂扬和提倡。有学者统计,大部分的卦爻都与吉凶相关,而又以求吉避凶、凶中求吉、逢凶化吉为基本的价值趋向。这恰如有学者所言:“身为上古社会精英的作《易》者们不但有崇高的道德理想和淑世的责任感,同时在《易》书中为鼓励一般人能避恶行善,而提出吉凶的根据。”[11]正是在对于吉凶利弊的认识、评价和选择中,表明了当时的人们趋利避害、去凶求吉和化难呈祥的愿望与追求,也表达着当时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标准。

4.《周易》的思维方式汇集着当时的思维工具和认识方法,表达着最初的终极关怀和哲学意识

《周易》不仅是一种象数之书,也是一种义理之书。在占筮和解卦的复杂过程中必然要运用各种相关的思路、原则、逻辑、范畴和方法,从而可以看出当时人们的思维方式、逻辑规则和认识方法,而且在这些具体的思维方式和认识方法背后,还渗透着当时的宇宙观,表达着当时人们的哲学意识和终极关怀。由此我们不仅能够从《易经》的卦名、卦画、卦辞、爻辞等中分析出某些极有价值的哲理,尤其能够从《系辞》对于《易经》的总体性解释中看出某种较为完备的哲学体系。汤一介先生认为,从哲学上分析《系辞》对于《易经》的解释,可以从中看出两个解释系统:一为宇宙本体论的解释系统,一为宇宙生成论的解释系统。[12]从宇宙本体论的角度来看,《易经》的六十四卦构成一个生生不息的整体性宇宙架构模式,故曰“生生之谓易”。世界上存在的事事物物都可以在这个模式中找到它一一相应的位置,“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天地万物之所以如此存在都可以在《易经》的架构模式中找到其所以存在的道理,“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因此“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道”是世界万物的根本依据,具有形而上的意义;世间万物是现实的具体的,具有形而下的地位。形而上的道与形而下的器之间有一种特殊的关系,由此《系辞》在中国文化史上首次提出了“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经典论述,将“道”与“器”、“形上”与“形下”等作为一种普遍性的哲学问题凸现了出来。从生成论的角度来看,《系辞》提出了一个宇宙生成的符号系统模式:“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在这个不断生成发展的过程中,“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汤先生认为,这两种解释模式实际上分别属于平面的开放体系和立体的延伸体系,在二者的结合上可以建构起统一的哲学体系。应该说,《周易》作为一种早期的义理之学,表达着中华民族的早期哲学意识,对于中国哲学与文化的整个发展发生了极为长远而且深刻的影响。   

三、《周易》的现代意义

《周易》既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源头,又在近年来成为中国文化研究中的热门学科和热点问题,这本身就是对于《周易》的现代意义的一种极好说明。一种历史文化典籍,历经几千年的沧桑,人们对其的研究兴趣和关注热情不减,如果不是该文本本身具有某种特殊的魅力和价值,确实是很难想象的。对于《周易》的现代意义,现代易学研究及其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已经从各方面做出了很好的说明。本文立足于对《周易》的原初意义的上述理解来从以下方面揭示其要点。

1.《周易》的原初性质为我们立足当代对中华文化进行寻根究底和追踪溯源似的考察与研究提供了始源性的材料,有助于我们从根源性上来把握中华文化及其当代特点

在文化研究中常常有这样的情况,越是面向未来,越是需要回首过去;越想把握现实,越是需要回到历史的源头。当代中华民族面临着振兴民族文化和参与世界新文化创造的历史使命,如何更好地理解具有悠久历史、多种流派、复杂纷繁的中国文化?从方法论上看,必须要有一种清醒的历史意识和寻根意识,着力于把握中华文化的基核。中华文化的基核何在?应当也必须从其源头上去寻找,这就离不开对于《周易》的反复探索与解读。《周易》的核心在“易”。什么是“易”?“生生之谓易”。运动变化,生生不息,繁衍发展,这正是宇宙存在尤其生命运动的真谛,也是人类社会的最高追求。正是在“易”的统摄下和对“易”的追寻中,阴阳、乾坤、天地、刚柔、正反、真伪、善恶、美丑、是非、强弱、祸福、生死、存亡、寿夭、得失、贵贱、黑白、荣辱、利害、忧乐、成败、盛衰等等相对之事能够相互转化,并且对人类生活发生影响,它们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灵魂。我想,也许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冯友兰先生把《易经》尊为中国的《精神现象学》,认为“在战国时期出现的《易经》中,这部《精神现象学》之为精神现象学的面貌就已经确定了。《周易·系辞》说:‘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这就是说,《周易》这部书,包括了宇宙间的各方面的事物,了解贯通于其间的道理(‘通乎昼夜之道而知’),又能用各种的公式把这道理表示出来,可以应用于自然、社会和个人的人事而不陷于死的条条框框(‘神无方而易无体’)”。[13](第265-266页)在今天我们看到的儒、释、道及其相应的各家各派,无不从中取其精髓而得以发展,而我们也只有透过对于《周易》的把握才能从源头上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的多元发展及其内在精髓。

2.《周易》研究的历史沿革从一个侧面记载着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变迁和中国各个主要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为我们更好地把握历史文化发展进程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料

 《周易》自产生以来就一直是各代学者研究的重要对象,由此而形成了经久不衰的易学研究现象,构成了蔚为壮观的易学研究史。《易经》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历代名流学者不能不以研究和阐发《易经》易理作为自己的学术目标和重要使命。一部《周易》令多少智者贤人皓首亦难以穷经。然而,“历代为《周易》作传、注的人都是对于这部《精神现象学》有所贡献的。”[13](第265页)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从解释学的角度来看,对于经典文本的理解和解释既是一种对于本文的学习与解读,同时也是一种思想与学术的创造和再创造的活动。每个时代的人们在其对于经典的理解和解读中必然受到自己的已有思想和观念的影响,同时又必然把自己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灌注于对经文的解读与诠释之中。而每个时代的学者的思想实际上又植根于他们所生活的社会,受到当时的时代的影响。因此他们所灌注于易学研究的思想内容,在很大的程度上又是他们那个社会的时代性内容。这样,通过对于不同时代的易学研究的发展,尤其是易学研究在每个时代的特点,我们可以看出各个时代的差异,并从一个侧面把握时代的特点。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一部易学史,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历史的内在组成部分,不仅从一个侧面折射着中华民族的学术思想史,也从一个角度映现着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在历史上,从伏羲画八卦,文王演《周易》,孔子作“十翼”,老子“引《易》入道”,庄子论“《易》以道阴阳”,到汉代班固将《周易》列为“六经之首”,宋代对于“河图”、“洛书”的特别关注,程朱以“理”释《易》;清代康熙、乾隆综合治《易》,整理出《四库全书总目》,将“易类”列为“经部”之首,再次确认《易经》在中国文化典籍中的特殊地位。(刘大钧著《周易概论》,“历代易学研究概论(上、下)”,第140-223页)[10] 20世纪以来,我国的易学研究也是几起几落,映现着中国社会的历史和文化变迁。正是通过长期的历史发展,易学研究不仅有了儒家易学、道家易学、墨家易学等不同的学派之分,也有了先秦易学、汉代易学、唐代易学、宋代易学、清代易学、现代易学、当代易学等不同的历史形态之别。正是在对于易学发展史的全面把握之中,我们可以找到解读中国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进程的某种特别思路与有效方法。

3.《周易》所表达的人生智慧和思维方式对于当今人类把握现实与面向未来仍然具有极为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周易》的智慧与方法不仅属于历史,也属于现在,并具有未来的意义。直接地看,《周易》所记载的是古代先民在他们的社会实践中所面对的问题和他们对于问题的认识与解决方式,具有直接性和历史性,但他们在当时所遇到的问题又有许多是为后来的人们所共有的,从而具有某种超时代性。相应地,《周易》的理论与方法不仅适用于当时的事件和问题,也对后来的人们与社会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周易》和几千年的易学研究实际上成为中华民族智慧的一种融汇与提升,为我们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中不少已经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至理名言、千古绝句,也成为了当代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内在组成部分。这方面的例子真可以说是数不胜数。

 《周易》的智慧与方法不仅属于中华民族,也属于世界各国人民,具有人类的意义。直接地看,《周易》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它在中华大地上孕育和生成,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然而古往今来的人类生产、生活实践中又有许多共同和相似的东西,因此,《周易》的智慧与方法不仅适用于中华民族,也具有跨地域和跨国度的价值,对于当代人类具有一定的普适意义。在历史上,许多重要的西方思想家都特别重视《周易》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并将其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重要成果来加以看待,从中受到激发和启示。据说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发明二进位制与他对于《易经》的研究有关。法国学者狄德罗在他所主编的《百科全书》中把《易经》及其相关的符号、象数等作为中华民族思维方式的重要特点。辩证法大师黑格尔十分重视《易经》和《老子》,把阴阳辩证法看作中国人的“全部科学”或“最深的科学”。( 方克立主编《中国哲学与辨证唯物主义》“导论”)[14]近代以来,对于《周易》的关注更是大大地超越了中国的国界,易学研究成为国际汉学界以至国际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课题,这决不是一种空穴来风或表层时髦,而是一种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世界价值的深度发掘和时代性张扬。近年来,各国的易学会异常活跃,各种类型的国际易学研讨会在中国大陆、台湾和世界各地频繁召开,各地易学研究者不断推出优秀研究成果,易学研究成为国际学术界的一门显学。在中国台湾中华易经学会和山东大学周易研究中心(现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等重要易学研究机构的大力推动下,易学研究成为海峡两岸学术交流的最重要领域和最活跃通道之一,也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不难预期,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强盛和中华文化在世界的进一步传播,《周易》和易学研究成果必将通过创造性转化而融入21世纪的世界文化,并为人类文明的进一步加速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篇文章:《周易》的文化价值
·下篇文章:简谈周易的价值
复制 】 【 打印
 相关文章
·龙脉上的版本馆 2025-5-8 7:59:04
·《诗经》中是如何记载聚落与城址选择,居住区规划的? 2025-2-2 17:50:41
·李洪成老师介绍 2024-12-23 16:53:38
·天下之中与天地之中的观星台 2024-11-7 18:28:56
·北京中轴线为何偏2度角?(荐) 2024-10-27 17:55:41
特别声明:本站视频教程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我们,谢谢!由于网络原因有的动漫连接较慢,请耐心等待!谢谢你的支持!
 相关评论
 评论者:Xx6KeMR0
临沂市译友翻译有限公司是经临沂市工商局正式注
册的专业翻译公司。本公司立足临沂,服务全国,
提供各类文字翻译、陪同口译、同声传译等服务。
擅长金融、法律、商贸、通讯、机械、化工、生物
医学、交通、地产等多种领域的翻译服务。

临沂最好的翻译www.linyify.com,
临沂最好的翻译公司www.linyify.com.
网址:www.linyify.com
QQ:3306265167
发表时间:2022-6-27 15:57:22 [来自: 112.233.181.205]

 评论者:T6vQ8ODI
柚券的邀请码是153370
记住了!柚券的邀请码是153370
发表时间:2021-3-3 13:20:48 [来自: 27.197.192.85]

 评论者:ZzNGFKsV
柚券的邀请码是153370
记住了!柚券的邀请码是153370
发表时间:2021-3-1 12:45:28 [来自: 27.197.192.85]

相关评论 64 篇,当前显示最新的 3 篇。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卦台山周易大学#传易 卦台山周易大学#传易,研易 公司地址:元大都遗址北土城西路16号友诚大厦5-507室 热线:17319423526 李老师,满老师
后台管理 | 京ICP备11036542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迪威国际上分客服 -18183809662 All Rights Reserved by IE5.x 1024*768
页面执行时间:150.39MS 客服QQ:354319096 微信:18901210039
技术支持:河北六禾网络技术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