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尔雅、经籍纂诂、诗词曲语词汇释、经传释词、 词诠 、古代汉语虚词通释
教学要求:
1.了解常用语文工具书的类型;
2.了解语文工具书的检查方法;
3.了解常用语文工具书,掌握《康熙字典》、《辞源》、《辞海》的编排体例和检查方
法。
教学难点: 《康熙字典》、《辞源》、《辞海》的编排体例和检查方法的掌握。
第六章 古书的注释(2学时,新闻学专业免学)
一、古注的类型
传注、章句、义疏、集解
二、古注的编排体例
三、古注的内容
四、古注的训释方法
五、古注常用的术语
曰、为、谓之、谓、犹、之言、貌、读为、读曰、读若、读如
六、古注与古书阅读
教学要求:
1.了解古注的类型;
2.了解古注的编排体例;
3.了解古注的内容;
4.了解古注的训释方法;
5.了解古注常用的术语。
教学难点: 古注编排体例、古注训释方法的了解;古注常用术语的掌握。
第二部分 古代汉语文选①(汉语言文学专业68学时,新闻学专业34学时)
一、左传、战国策
左传、战国策风格各有不同,但都是记言记事的综合,表达手段丰富多彩,反映了古代
社会充分运用语言作为政治斗争武器的需要。
教学中注意复合词、复合句和某些修辞手法。
二、诗经
诗经是“雅言”的资料,跟“乐”有关。诗经的表现手段有赋、比、兴;诗经的形式结
构有“篇、章、句、言、韵”。
教学中注意某些用词造句的特殊情况,注意介绍叶韵字音跟现代音有出入的是语音演变
的结果。
三、论语、孟子、礼记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门人言行的文献,是现存的古代第一部基本上用口语纪录的书,比
较真实的反映了当时语言的实际情况;孟子语言明白晓畅,礼记记事简洁生动;以上三
本著作对后世的语言影响都很大。
教学中要注意常用词的词义,并结合文选,使学生了解古代汉语语法上的某些重要现
象,如句子成分的省略和判断句、疑问句、否定句句法上的特点等等。
与古代文献有关的知识,如篇章命名之类,亦作简要说明。
四、史记
司马迁在文学、史学两方面都有伟大的成就。他写作史记一方面运用古代史料加工改
写,一方面用当时的语言进行创作,从这两方面的作品可以看出先秦和汉代之间语言的
变迁。
讲授时注意汉代新兴的词语和句法,并且指出对后代文学语言的影响。
五、汉书、后汉书、资治通鉴
六、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善于描写人物,运用语言精彩生动,反映魏晋时代语言的情况和这时代生活中
对口头语言艺术化的特殊风尚。
讲授世注意汉代新兴的词语和句法并且指出对后代文学语言的影响。
七、唐代文、宋代文
以韩愈、柳宗元为重点,因为韩、柳是继承先秦到汉代的古代语言发展而成的散文,对
后代影响很大。
讲授时注意语法结构和表达方法。
八、诗词曲
—————————
参考书目
1.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中华书局出版社,1981年
2.荆贵生主编《古代汉语》.黄河出版社,1997年
3.蔚迟治平主编《古代汉语》.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2年
4.蒋绍愚主编《古代汉语讲授纲要》.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2年
5.王力著《汉语史稿》.中华书局出版社,1980年
6.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1996年。
注 ①:本大纲文选的具体片目和练习材料均由教师自己确定和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