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内留言  博客  繁體中文
 
  首  页 |  联系我们 环境布局 企业咨询 人生咨询 传道解惑 经典案例 投资理财 资源整合 经典解读 地产风水论坛 
       ·环境布局 ·企业咨询 ·学员天地 ·经典案例 ·中石著作 ·联系我们 ·人生咨询 ·墓地风水
您的位置: 迪威国际上分客服 -18183809662 >> 文章中心 >> 经典案例 >> 东方文化 今天是2025年5月10日, 离本网站22周年还有31天    
 阅读文章

《说文解字》概论 周祖谟

浏览次数:2693阅读权限:游客身份花费会员币:0添加时间:2010-2-9 12:38:21提交会员:admin

1.先要读《说文》,不看注。丰富文字形体的知识,从学习《说文》部首开始。注意文字形体的认识学习。还要熟悉形声字的形符与声符。如"临"、"志"。
对会意字,楷书已看不出其义了,可通过篆书和楷书相比,了解其变化。

2.了解《说文》的编排体例。分辨训释的方法,编排的方法,文例辞例,怎样说明这个词。

3.掌握常用字的训解,这对读古书有很大便利。因有些词义不太好理解,去古已远。《说文》中保存了很多最早的通用的意义,掌握其中一部分很有用。总之,
要读《说文》,就要掌握字的形体,分析字的结构,掌握常用字义。

七、《说文》的编排方法

1.部的次序。《说文》分部排字受《三仓》、《急就篇》的启发。许冲《上〈说文〉表》讲了"其建首也,......知化穷冥"。至于《叙》中开头的"叙曰"是后
加的,非许氏原文。以形体相近者依次系联,并无深意。"始一终亥",今文经家哲学,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故始于一;亥,该也,备也,根
也,故终于亥。其他则无深义,只是据形系联。此书体大思精,当时许氏书于木简,受条件限制,非一以贯之,有的系联不上,只好按意义相近的排列了。小徐
《系传》,完全从义理上讲部序,不足为据。主要是据形系联,也有按意义系联的,如"齿"、"牙"、"足"、"彳",形不似而意义近。

2.部首与部内文字的关系及部里文字的次序。部首一般是部里字的形旁,只有少数是部里字的声旁。比如,卷三上"句部","拘"、"笱"、"钧",部首为
声旁。"丩部","?"、"纠",部首亦为声旁。卷九上"后部","口后","后"为声旁。"司部",收一个"词"字,"司"为声旁,这是例外。也有些
自乱其例了,但主要的还是部首是部里字的形旁。

部里文字的次序:①专名在前,后列其他。如"山部"、"水部",均先列山名、水名,后列与山、水有关系的字。②先列实物名,后列其他方面的词。如"足
部",开头皆足部的名称,与走有关的词列其后。"宀部","家"、"宅"在前,其他列后面。名词之外的形容词、动词在最后。③意义相近的字比次在一起,
如"口部","咦"、"呬"、"喘"、"呼"、"吸"、"嘘"、"吹",意义相近,排在一起。④好的意义的词在前,不好意义的词在后。以上归纳了部内字
序的四种情况,我认为许慎部中文字次序总的来说是有规律的,但不是绝对的,因当时是写在木简上,排乱、排错的情况也有,还有可能传写错误,唐写本"木
部"残卷就比二徐本排列次序好。虽有错乱,但并非无次序,乱七八糟。这样说的好处:首先,古人专名在前,动词、形容词在后,反映出古人对名词、动词、形
容词有一个朦胧的粗浅的认识。其次,把好的意义的词和坏的意义的词分开,表明古人对词义的理解,跟今天的词义相比,有的变化了,从中可见词义的发展。总
之,读古人书,从这里推测古人用心之所在。许氏并未讲部里字的次序如何,他只讲部次,没讲部里边也有次序,其实里边也有意义。我们读任何一部古书都应窥
探古人用心之所在。

读《说文》,首先要重视部首的学习。重视每个字的形、音、义,注意加以分辨,且留心部首字的写法与今楷书之间的关系。要把部首字的学习与部首内所收的字
联系起来看。五百四十部,这是许氏据篆书分析出来的,有些并不完全对。比如"、",其实不是跟其他形旁一样的,是他离析出来的;"亠",古人书里没有这
一部(《康熙字典》里念"头")。部首读音大体上与大徐本反切相应。有的部首当时可能不是字,是许慎分出来的。识别部首,看形体写法,要能念出来。比如
?chuò,虍,念虎,不用说虎字头。宀mián,爿,pán,□wéi。

记部首有点巧妙的办法:①辨形。有的部首形相似,"?、?","?、?"倒过来念jì(旡)。②同性质,意义相近的。如"止、正","是、辵","彳、
行"、"目、目目、"。连类而及,容易记忆。③重叠偏旁的。"目目jū,皕bì","羊、羴shan","隹、雔、雥","王、玨","山、
屾","鹿、麤","猋","炎、焱","淼","泉、灥","孨"。

进一步就要利用部首了解文字的构造,即前所说,把部首与部里的字联系起来看,哪是形?哪是声?会意是由哪个部分与哪个部分会合?"祳",会意兼
声。"珑",会意兼声。"世",从卅。"竦",立部。"分",八部,从刀。要了解《说文》在解释词义时应用的方法,能牵上字形的时候一定据形释义,如一
个词有好几个意思,许氏选一个与字形搭得上的意义作为解释,这是他的特点。大多为会意字。有时形声字也要据形以说义,认为是会意,而把声旁与意义联系起
来,即会意兼声,如上举"祳"、"珑"等字。心知许氏之意即可,不必斤斤追逐,讲形声也无关系。

如果是联绵词,上字已释义,下字就不出解了,这是比较有规则的。例如:"琅gān玕","玫瑰"。

"一曰",用于解释多义词,释义后再说一个别的意思。例如:"昌,美言也,......一曰日光也。"(卷七上)"huī撝,裂也,......一曰手指也。"­(卷十二
上)"播,种也,一曰布也。"清人有疑古倾向,王筠认为"一曰"不是许氏原著,是后人加的。我以为不宜过多地疑古。"一曰"不仅有释义,还有释形、注音
的,故应视为许氏原有的东西。例如:"祝,祭主赞词者,从示,从人、口,一曰从兑省。"这是"一曰"释形。"玤,石之次玉者,......读若《诗》曰'瓜瓞b
ěng菶běng菶"。一曰若蛤蚌。"这是"一曰"讲音的。

"读若",为汉经师给字注音的术语,大部分"读若"是谈注音,也有少数联系字义,主体是注音。"瑂,读若眉。"也有"读与某同",作用同"读若",也是
注音。"读如",以假借居多。

"省声"。《说文》对会意与谐声有分别,有的谐声字很特别。"进,登也,从?,閵省声。","chá詧,察省声。""羔,从羊,照省声。"此字完全从四
点来推测,不一定对。"窦,空也。从穴,渎省声。"隶定后跟"卖"相同了。这些是可信的,有的就不一定可信。有的说"从某,某声"也可以,不必说"省
声"。如:"xī睎,望也,从目,稀声。"

"阙"。《说文》有四十七个字注"阙"义。有的是不知字形而阙,"?,再也,从冂,阙。"义阙的如:"戠,阙,从戈从音。"音阙的如:"兟,进也,从二
先,赞从此,阙。""■,疾也,从三兔,阙。"关于这个问题,有《说文阙义笺》、《说文阙义考》。清人认为可能是许书原有,传抄而阙了。古书传抄中有缺
漏的,但《说文》之"阙"不都是抄阙的。有的则比较能肯定是传抄中阙了,比如:"朕,我也,阙。"(卷八下)从字形上看,可见从舟,许氏不会不作解释,
大概是传抄而阙的。

引经。清人很多讲《说文》引经的。《说文》引《诗》,有的跟今毛诗一样,有的是韩诗。所引《仪礼》,多今文经的。《说文》前后引经的字也有不同的。我认
为,《说文》引经的目的主要是证字义。"向,北出牗也。......《诗》曰:'塞向jìn墐户。'""殷,作乐之盛称殷。......《易》曰:'殷荐之上
帝。'""试,用也。......《虞书》曰:'明试以功。'"

八、《说文》解说文字的条例

1.先释义,再释形,后释音。"吏,治人者也。从一,从史,史亦声。""调,和也,从言,周声。""皇,大也,从自。自,始也。......自读若鼻。"

2.注解的句读问题。一般句读比较清楚,篆文之下,解释字义。有两点需注意:①连上篆文为句。"昧,爽旦明也。"应读为"昧爽,旦明也。"也有人认为小
字隶书"昧"省了。"参,商星也。"(参、商,星也)"诂,训故言也。"(诂训,故言也)"离,黄仓庚也。"(离黄,仓庚也)②注文如何理解的问题:一
句应作数读,一篆之下的解释应分开来念。"禔,安福也。"(安也,福也)"振,举救也。"(举也,救也)"吾,我自称也。"(我也,自称也)"标,木杪
末也。"(木杪也,末也)《说文》本身也有分开的,"咸,皆也,悉也。"是否许慎有的分,有的就疏忽了呢?不!写书的人是认真的,后来传抄时偷懒而漏
了、省了。

3.解释字义的体例。古人给字加训释,有三种训释方法,形训、义训、声训。

形训,就字的结构来释义。《左传·宣十二年》:"楚子曰:'夫文止戈为武。'"《说文·戈部》:"武,楚庄王曰:'夫武定功jí戢兵,故止戈为
武。'"《左传》上还有"皿虫为蛊。"《说文·面部》:"腼,面见也。......《诗》曰:'有腼面目。'"这些都是形训。

义训。陈说词的词义。《说文》中主要是义训,不必多说了。

声训,按词的声音推说它的词义。声训起源很早,《易》经里已经有很多声训了。《说文》里也有一些。"天,颠也。"(双声)古文字"天"就是人的
头。"帝,谛也。""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礼"、"履"古人常通用,皆来母字。"八,别也。,""户,护也。""门,闻也。"这些都是声训,
训释和被释词词义并不相等,只有一点相似,某方面与被释词有关系,音上相同或相近。这是古代训诂学家的推想,为什么这个词取这个音?这个音与意义是何关
系?是他们主观推想,主观性较强,不是实际应用的东西。比如,"星",刘熙《释名》:"星,散也。"我们也可说:"星,小也。"(今说"零星")从主观
上推,有的有点道理。心母字,很多都有小的意思。《诗经》上"鼓瑟吹笙。"笙者,小也,小者为笙。"星"也是从"生"得声。"生",古读为心母(审
母)。从声音上联缀看出其义,这是kernel(核心)词根,由此发展出一些词,加偏旁,有的音没变,有的音有小变。把语言中零散的词汇从声音上贯穿起
来,成为字族(family)。声训,今文经家常用此法。刘熙是古文经家,但受了今文经家影响。

《说文》中形训、声训是少量的,字大部分是义训。《说文》中解释字义的特点须特别注意。据形以说义是它的特点,把字形和字义联系起来。许氏总是迁就字形
去解释字义,大多属于今意字。《说文》体例,"从某某"是会意;"从某、从某"也是会意。"从某、从某,某亦声。"会意兼形声(表声音的是第二个某)。
比如"合",收在"侲(jí)部","合,口也,从侲,从口。"但不在"口部"。"喿",收在"品部",不收在"木部","喿,鸟群鸣也。""品,众庶
也。"(众也,庶也)"木"上三个"口",从形释义。"古,故也,从十口,识前言者也。"十个口传述下来的,从字形以释义。"交,交胫也。从大,象交
形。"也可说交错,但他就形说义,故曰"交胫"。"即,即食也。"小徐说:"即,就也。""加",收在"力部",不收在"口部"。"加,语相增加也。从
力,从口。""卖",不放在"贝部",而放在"出部",篆文上边是"出"字。"买",放在"贝部"。这些皆会意字,据形以说义,也有会意兼声的。

(本文系根据周祖谟教授为学生讲授《说文解字》的录音扼要整理而成)

上一页 [1] [2] 

·上篇文章:中国古代衣食住行-写在前面
·下篇文章:人的称谓1
复制 】 【 打印
 相关文章
·龙脉上的版本馆 2025-5-8 7:59:04
·《诗经》中是如何记载聚落与城址选择,居住区规划的? 2025-2-2 17:50:41
·李洪成老师介绍 2024-12-23 16:53:38
·天下之中与天地之中的观星台 2024-11-7 18:28:56
·北京中轴线为何偏2度角?(荐) 2024-10-27 17:55:41
特别声明:本站视频教程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我们,谢谢!由于网络原因有的动漫连接较慢,请耐心等待!谢谢你的支持!
 相关评论
 评论者:Xx6KeMR0
临沂市译友翻译有限公司是经临沂市工商局正式注
册的专业翻译公司。本公司立足临沂,服务全国,
提供各类文字翻译、陪同口译、同声传译等服务。
擅长金融、法律、商贸、通讯、机械、化工、生物
医学、交通、地产等多种领域的翻译服务。

临沂最好的翻译www.linyify.com,
临沂最好的翻译公司www.linyify.com.
网址:www.linyify.com
QQ:3306265167
发表时间:2022-6-28 8:10:11 [来自: 39.67.213.17]

 评论者:ZzNGFKsV
柚券的邀请码是153370
记住了!柚券的邀请码是153370
发表时间:2021-3-2 1:13:14 [来自: 27.197.192.85]

 评论者:WTPKCAYm
临沂市译友翻译有限公司是经临沂市工商局正式注
册的专业翻译公司。本公司立足临沂,服务全国,
提供各类文字翻译、陪同口译、同声传译等服务。
擅长金融、法律、商贸、通讯、机械、化工、生物
医学、交通、地产等多种领域的翻译服务。

临沂最好的翻译www.linyify.com,
临沂最好的翻译公司www.linyify.com.
网址:www.linyify.com
QQ:3306265167
发表时间:2020-10-31 1:59:32 [来自: 27.218.212.221]

相关评论 58 篇,当前显示最新的 3 篇。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卦台山周易大学#传易 卦台山周易大学#传易,研易 公司地址:元大都遗址北土城西路16号友诚大厦5-507室 热线:17319423526 李老师,满老师
后台管理 | 京ICP备11036542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迪威国际上分客服 -18183809662 All Rights Reserved by IE5.x 1024*768
页面执行时间:136.72MS 客服QQ:354319096 微信:18901210039
技术支持:河北六禾网络技术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