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尺之椎,日截其半,万世不竭”,一切事物都是可分的。
在军事竞争中,分隔包围,便于各个击破。
在企业经营中,划小核算单位,利于考核,便于使激励机制发挥作用。
在学术研究中,分解课题,便于调动、分配科研力量,提高研究效率。
分割、分隔、分析、分配、分解,分解法的主要特点在于“分”。
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分析是为了更好地综合,综合是为了更好地再分析。“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虽脱胎于军事,却道出了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分是为了合,合孕育着分。
策划首先是反映客观规律。所以,策划离不开分析、分解。
在商务策划中,分解法多用于如下几个方面:
一、 将概念分解出外延
例如,将“百姓”概念分解出“百家姓”。使认识得以从抽象发
展到具体。
二、 将大的步骤分解出小的步骤
例如,将“作文”分解出多个步骤,其中,第二步为“起草提纲”;
将“起草提纲”分解成多个步骤,其中,最后一步是“点题”。这种步骤分解,就象决策环系的情形一样。使认识得以从宏观发展到微观。
三、 将人群分解成多个部分
例如,军队建制中的“军”、“师”、“旅”、“团”、“营”、“连”、
“排”、“班”、“组”。使人力各就各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能。
四、 将事务分解成多个方面
例如,企业事务分解成“产”、“供”、“销”、“存”。使治理有条
不紊。
就象记叙文要素那样,事物具有时间、空间、人物、事件四个主要要素,分解法的着眼点也多在这四个方面。
事物的规律往往藏在深处,不易被发现,只有分解到一定程度之后,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
20世纪初,一位美国商人从法国进口一批女士手套,可是,美国对法国进口的手套征收高额的关税。这位商人为了省掉这笔进口关税,将这批手套分成左手手套和右手手套两批,先后分别发往美国不同的港口,并且一直不去提货,直到过了提货期,海关只好按无主货处理,进行拍卖,因为是这些手套无法戴,所以,没有人买。于是,这个商人以远远低于关税的低价买下……。利用法律的空子谋取似利实不可取,但这个例子对于分解法思维却是很好的写照,先分开手套使之无用,在合上左右,使之恢复价值。创新总会伴随风险,假设有位好奇者或是疯子,抢先在海关拍得左手手套,那么,这位商人可就赔惨了!
利益性分解——《尤伯罗斯与奥运会》
1984年以前,奥运会一直是很赔钱的工程。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花掉90亿美圆之巨,致使1984申请举办奥运会时,只有美国洛杉叽一个城市申办。
洛杉叽成立了筹备委员会,选尤伯罗斯担任主任。他上任后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如何降低成本,减少亏损。于是,他采取民间办奥运会的方针,广泛细致地分解各个利益点。首先,压缩成本,将服务奥运作为荣誉,吸引大学将宿舍提供给运动员使用,招募志愿人员为大会提供免费劳务。其次,广开财源,将各种用品的供应权作为商品拍卖,用品牌效应换取办会费用,小到胶卷,大到汽车,甚至连火炬接力手都采取招标方式征集,可谓是把钱算计到了“骨髓”。结果,第二十三届奥运会不仅没有亏空,反而节余两亿多美圆!从那以后,各届奥运会主办城市纷纷移植尤伯罗斯的分解法,使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2000年悉尼奥运会、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都获得了直接或间接赢利。把大包装分解为小包装,形成多个产品,分别进入各自市场,分别试销对路之时,就是赢利之机。
据传,曾有针织厂专门生产男式汗衫,样式老化,越来越没有销路,只有退休老人购买,被人们成为“老头衫”。产品积压严重,工厂面临绝境。 一位技术员提出一个解决方案——将衬衫印上不同的文字或图案,根据社会心理划分,年轻人用活泼的图文,中年人用哲理性图文,小孩子用童话类图文……,“老头衫”迅速变成“文化衫”,销路大开……。将同样的商品,分别想不同的客户群传递不同的个性信息,分别建立情感联系,这是信息性分解法的应用要领。
|
2006年,WBSA开发出了脑图核心技术,将要向知本产业进军。未雨绸缪,需要及时地进行产业规划和产品规划,使这一创造性技术顺畅地转化为社会生产力。2007年初开始进行产业规划。各种意见建议向中国总部汇总,中国总部最终采取的产品系列规划方案为:中小学生学习方法版、志同道合式恋爱交友版、智慧就业版、婚庆版、企划版……老年经验版,形成了从小到大到老的生涯过程全覆盖!所谓“全程策划”就是要使智慧覆盖行动的全过程,使价值分配到全过程。在IT时代,“增值服务”是核心概念之一,随着时间推移,服务能够与时俱进,此为发展信息产品和知识产业的根本理念
著名的希尔顿酒店产业创始于20世纪20年代。当初,创始人希尔顿在达拉斯商业街上漫步,发现这里竟然没有一家象样的酒店,萌生了建一家高级酒店的想法。
希尔顿是一个创造力与行动力都很强的人,想到就去做。他很快就看中一块“风水宝地”。酒店属于典型的服务业,对这个产业,影响最大的因素就是地脚,选择一个好的地脚,即使初始投资较大,也会很快在后续的有利经营中收回。所以,希尔顿决心一定要买下这块风水宝地。
这块地出让价格为30万美圆,而他眼下可支付的资金仅仅5000美圆!况且,解决地皮之后,还要筹集大量的建设资金。所以,表面上看,这个项目显然不可行。
但他没有放弃,他把这个难题进行了分解。首先,他把30万的地皮费用分解到了每年每月。他对土地拥有人说:“我租用你的土地,首期90年,每年给你3万美圆,按月支付,90年共支付270万美圆,一旦我支付不起,你可以拍卖酒店……”对方感到占了个大便宜。
签定了土地租赁协议,希尔顿马不停蹄,将自己开酒店的方案以及诱人的经营远景讲给投资商听,很快与一个大投资商达成了协议,合股建设酒店,酒店如期建成,经营效益超出先期预料,获得了巨大成功,从此,希尔顿走上世界级酒店大王之路,一度跻身全球十大富豪之列。
上述案例是以经济为线索,以时间性为切入,将租金问题进行了分解法再思考,用现有的有限资金作为签定协议的资本,将未来的项目利润作为履约资本。接着,他又以经济为线索,以结构性和利益性为切入,把自己的协议权用智慧放大为股份资本,将建设资本压力变成另一位投资的投资动力,解决了全部建设资本。是智慧资本造就了著名的希尔顿。
分解使人思维缜密,但也容易把规整事务变得琐碎。琐碎的感觉在心理上不利于决策者接受,也不利于商务贯彻。
观察发现,在日常管理中,企业决策者对决策点超过三个的决策方案都具有为难情绪,对超过六个决策点的决策方案基本不再采纳。只有在对强意志者谈论长期战略问题时,才可能超过六个决策点交流,且能保持注意力集中的状态,例如《隆中对》。所以,分解得过细,反而不利于头脑把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