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内留言  博客  繁體中文
 
  首  页 |  联系我们 环境布局 企业咨询 人生咨询 传道解惑 经典案例 投资理财 资源整合 经典解读 地产风水论坛 
       ·环境布局 ·企业咨询 ·学员天地 ·经典案例 ·经典解读 ·联系我们 ·人生咨询 ·资源整合
您的位置: 东方文化弘未来咨询网|卦台山周易大学承办 >> 文章中心 >> 经典解读 >> 先秦诸子 今天是2024年5月6日, 离本网站21周年还有35天    
 阅读文章

墨子。有种说法,说墨子是连山系的代表。不知墨子思想在华夏文化体系中处于怎样的地位

浏览次数:4872阅读权限:游客身份花费会员币:0添加时间:2010-5-14 7:58:40提交会员:admin

墨子思想确与连山有关,墨子是宗禹的。但墨子是带有王权时代的烙印的,他和诸子们一样,在逻辑上认同王权。这一点和古老的黄帝学说不同,具有原始民主特征的黄学,在逻辑上是认同民主的。我主张诸子平等,但黄帝与诸子截然不同。其实老聃和孔丘及墨翟的水平不可能有太大差距,但《老子》一书的高度却是《伦语》和《墨子》不能比拟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老子》是黄帝书的精华,不是老聃个人的创造。老聃亦在《老子》中有解释性言论,这些言论明显和黄帝之言在水平上有差距。问题不是黄帝如何了不起,而是黄帝书是数千年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个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任何个人无法达到的,达到学术水平巓峰的归藏和黄帝内经就说明了这一点。
王权都属非理性生存的产物,通过权力压迫权利来间接占有物资甚至占有人身,满足自我膨胀的欲望,并由此形成一种弥散性的恐怖结构,是一种无根的存在。羲黄尧舜的权力是一种公仆职责,不妨害民众的公正自由,后世王权帝制有本质的不同。

墨家思想从《易》中有所取益,《易》包括《周易》对墨家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墨家频繁地称引《诗》、《书》,却没有明确引《易》的文字,而《左传》、《国语》之中屡见引用《周易》,这当然与墨家对上古三代文化的取舍不同有关,但据此决不能说《易》包括《周易》对墨家思想没有任何影响。这在研究墨家思想的起源问题中是一个非常有意思与有价值的问题。笔者认为,墨家思想从《易》中有所取益,《易》包括《周易》对墨家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连山易》与墨家思想关系考辩 
《连山》、《归藏》“二易”是否存在,向来聚讼。根据历史上的一些记载以及一些学者的推论,更重要的是《归藏》考古资料的发现,我们认为历史上应该存在有《连山易》,且《连山易》当为夏《易》。 
《连山》、《归藏》所以为后世视作伪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其书不见录于《汉志》,因此,曾有学者细加考辨,以《汉志·术数略》“蓍龟类”所载“《夏龟》二十六卷;《南龟书》二十八卷”,认为“南商形近,南疑商讹”,《夏龟》、《南龟书》即夏之《连山》、商之《归藏》。[1],《山海经》谓“伏羲氏得河图,夏后因之曰连山;黄帝氏得河图,商人因之曰归藏;”。皇甫谧《帝王世纪》则谓“夏人因炎帝曰连山,殷人因黄帝曰归藏”。其实,汉人于“二易”多有记载,桓谭《新论》:“《厉山》藏于兰台。《归藏》藏于太卜。”(<北堂书钞>卷九十五引)“《连山》八万言,《归藏》四千三百言。”(《太平御览》卷百八十引)《论衡·正说》:“烈山氏之王得河图,夏后因之,曰《连山》;归藏氏之王得河图,殷人因之,曰《归藏》;伏羲氏之王得河图,周人曰《周易》。”《周易正义》又引述郑玄《易赞》及《易论》中的说法:“夏曰《连山》,殷曰《归藏》,周曰《周易》。”郑樵《通志·艺文略》谓“三皇太古书亦谓之三坟,一曰山坟,二曰气坟,三曰形坟。天皇伏羲氏本山坟而作易曰连山;人皇神农氏本气坟而作易曰归藏;地皇黄帝氏本形坟而作易曰坤乾”。[2]南宋朱元升《三易备遗》提出三易是由不同人而作,为不同时代所用。“《连山》作于伏羲,用于夏;《归藏》作于黄帝,用于商;《周易》作于文王,用于周”[3]。《连山易》是三易之首,《说卦》云:“艮,东北之卦也,成物之成终而成始也。”又云:“终万物始万物者莫盛乎艮。”因推崇艮山,卦以艮为首,故称“连山”。 
新近出土的考古材料,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一九七三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中两个与《归藏》有关的卦名的发现,一九九三年湖北江陵王家台秦简《归藏》的发现,都是以考古材料为基础,可以作为中国古代《归藏》的存在的佐证之一,《归藏》存在,那么《连山》也应存在,这是符合逻辑的。 
不仅如此,一些着名学者更认为,历史上《连山易》不仅存在,而且其中一些卦辞、遗说更存于《周易艮卦》和其《说卦传》之中:金景芳先生认为:“《归藏》、《连山》二易,亡佚已久,无从知晓。过去,宋人邵雍解释《说卦》首章,认为是伏羲八卦、文王八卦、先天之学、后天之学,我说这是不知妄作。我一向认为,《说卦传》首章是旧易遗说。今天,我寻找《归藏》遗说,乃细读《说卦》,反复翻阅,悉心思索。一日,我不禁狂喜,仿佛发现新大陆。我发现《连山》、《归藏》的遗说,就在《说卦传》中。怎么见得呢?我认为从‘天地定位’到‘坤以藏之’,是《归藏》的遗说。 ‘坤以藏之’的‘藏’字,与下文‘万物之所归也’的‘归’字,透露出‘归藏’一名的痕迹,所以说这一段是《归藏》遗文。从‘帝出乎震’到‘然后能变化,既成万物也’,我认为是《连山》遗说。这段话强调‘艮’,说‘艮’是‘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而《连山》首艮,因此可以断定是《连山》 遗说。”……大体上说, 《归藏》与《周易》的性质相同多都是卜筮之书,而里边蕴藏有哲学思想。《归藏》与《周易》一样,也是用六十四卦的排列次序、卦辞爻辞和占用七八、九六这几点上。最明显的是《周易》的排列顺序是首乾次坤,而《归藏》则相反,是首坤次乾。《周易》占九六变爻,《归藏》占七八不变爻。”[4]

张立文先生也认为:《连山》卦爻辞久佚,《周易艮卦》和《说卦传》言艮之处,似保存了一些《连山》的资料。比如《归藏》以坤为首卦,《说卦传》:“坤以藏之”,水最能表示阴柔的特性,“天下艾柔弱於水”,《说卦传便说:“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劳卦也,万物之所归也。”《周易集解》引虞翻说:“归,藏也。”从水为万物“所归”和地以“藏之”,道出《归藏》的含义。“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所谓“成言乎艮”,便是“终万物始万物者莫盛乎艮”。“盛”常读为“成”,“艮”据上文五句:“动万物者莫疾乎雷……:润万物者莫涧乎水,当为“山”字,即终万物始万物者莫成乎山。山峦重迭,连绵不绝。山形如浪涛起伏,起了有伏,伏了有起,山上的动植物盛了又衰,衰了又盛,比如万物终了又始,始了又终。终万物与始万物相连相兼,亦有连兼的意思。”[5] 
我们认为这些看法是有道理的,《连山》、《归藏》的衰亡以及《周易》的形成与发展是取决于夏、商、周三代天命思想及其复杂的社会背景的,《连山》、《归藏》“二易”以不变为占,反映了殷人天命不改的思想;而《周易》以变为占,正与周人天命靡常的变易思想相关。‘文王受命,武王伐商,这种改朝换代的事情,当然需要相当的思想基础,而变易的思想与精神,与之适相合拍。有着这样的社会思想与时代精神作背景,主张变易的《周易》能够流行于两周之世,《左传》、《国语》中屡见引用《周易》,就不奇怪了。可以说,《连山》、《归藏》与《周易》在筮法与思想上的这种区别与联系,不仅是“二易”衰歇、《周易》兴盛的一种原因,而且反映了商周时期天命思想的变化。所以我们认为《连山易》历史上应该存在,最有可能为夏《易》。
那么《连山易》与墨家思想是否有联系?台湾学者陈立夫先生提出,儒家思想来自《周易》,道家思想来自《归藏易》,墨家思想来自《连山易》。[6]程迥提出:“《连山》、《归藏》宜与《周易》数同而其辞异。”[7]墨家思想并非仅来自于《连山易》,但说“墨家思想因崇古法夏而汲取了《连山易》中的一些特质”是有一定道理的。任何一种思潮或一个学派都不可能是突然出现,而是有其特定的承继关系的,构成墨学体系的诸元素有其复杂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其中就有“夏政”的成分。墨家思想崇古法夏,夏的鬼神迷信较周更甚,《墨子·明鬼下》明确说自己引用了夏书为证,以证明鬼神的存在:“尚者夏书,其次商周之书,语数鬼神之有也……:以若书之说观之,则鬼神之有,岂可疑哉。”卜筮也需承认神灵的存在,因此墨子接受夏的思想是有明载的。《淮南·要略训》:“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为其礼烦扰而不悦。厚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丧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庄子亦云:“墨者多以裘褐为衣,……以自苦为极,曰:不能如此,非禹之道也,不足谓墨。墨子真天下之好也。将求之以不得也,虽枯槁不舍也,才士也夫!”[8] 《隋书·经籍志》:墨者,强本节用之术也。上述尧、舜、夏禹之行,茅茨不剪,粱杯之食,桐棺三寸,贵俭兼爱,严父上德,以孝示天下,右鬼神而非命。”何为“夏政”?所谓夏政,即大禹治水,十年不入家门,苦行之道也。墨家节俭的生活原则,一切从人民实际需要出发,一切以满足人民生存、生产的起码要求为限;兼爱的精神力量。苦为义,为民求利;虔诚的上帝、鬼神观念等,充分体现了“夏政”的精神。

如果说《连山易》为夏《易》的话,从史籍中所反映的《连山易》的特质看,墨家思想与之肯定有一定联系。当然这种联系并不是墨家思想直接从《连山易》中取材,毕竟《连山易》已佚,墨家不一定见过《连山易》,而是通过“法夏”这个媒介,传达的是三代治平之道的整体精神。 
那么墨家思想是如何传达的三代治平之道?我们认为,是孔子所说的“《夏时》”。金景芳先生论述了孔子与《周易》思想、老子与《归藏》思想的渊源关系时认为:“据传殷周之际,中国有两大哲学着作,一个是《周易》,一个是《归藏》。《周易》经孔子传授,今犹行于世。《归藏》则早已亡佚。但从古文献中也不难考见《归藏》的一些踪迹,大体上说, 《归藏》与《周易》的性质相同多都是卜筮之书,而里边蕴藏有哲学思想。……《礼记·礼运》说:“孔子曰,我欲观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征也,吾得《夏时》焉,‘我欲观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征也,吾得《坤乾》焉。《坤乾》之义,《夏时》之等,吾以是观之。”《坤乾》,说者谓即殷易《归藏》,以首坤次乾得名。这种说法比较可信。孔子得《坤乾》可用以观殷道,足见春秋时期两大思想家,孔于受《周易》思想的影响很深,老子受《归藏》思想的影响,这一点很少有人谈及。据我看,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9]上文中《夏时》与《连山易》有密切关系,孔子之杞之宋,虽未得到具体材料,却得到夏时(夏小正)与坤乾(归藏易)。“吾以是观之”,从二者了解到三代治平之道,夏所据者为夏时,即《尧典》所说“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连山易》以乾坤生男女六子,按长中少生长时序定卦序。夏朝用夏小正历法,即敬授民时,按节气安排农事,春种秋收,东作西成。於此可见夏朝遗风。三代治平之道用夏时与坤乾,实际上就是承袭黄帝尧舜法天则地、顺天应人,“垂衣裳而天下治”的道统。可见,《夏时》或“夏政”与传说的《连山易》应有密切关系。
另外,墨家“天志、明鬼” 思想并不排斥卜筮以及易道,墨家力证鬼神之明智于圣人,墨子崇信鬼神及卜筮之说,与所谓“夏道”一致,《礼记·表记》云:“夏道尊命,事鬼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尊而不亲。……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墨子·耕柱》第四十六:“巫马子谓子墨子曰:‘鬼神孰与圣人明智?’子墨子曰:‘鬼神之明智于圣人,犹聪耳明目之与聋瞽也。昔者夏后开使蜚廉折金於山川,而陶铸之于昆吾;是使翁难雉乙卜於白若之龟。龟曰:鼎成三足而方,不炊而自烹,不举而自臧,不迁而自行。以祭于昆吾之墟,上乡!乙又言兆之由,曰:‘响矣!逢逢白云,一南一北,一西一东,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夏后殷周之相受也,数百岁矣。使圣人聚其良臣,与其杰相而谏,岂能智数百岁之后哉?而鬼神智之,是故曰,鬼神之明智于圣人也,犹聪耳明目之与聋瞽也。’” 
还有,从《连山》“帝出乎震”、“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的记载看体现了墨家的上帝、鬼神观念。金景芳先生认为:“再看《连山》、《归藏》二易遗说与《周易》相对比,有哪些相同?有哪些不同?相同点有二:第一,如《周礼·春官·太卜》所说: ‘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第二,都讲万物的发生与成长。从《连山》来看,‘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然后能变化,既成万物也’,都是讲万物的生成。这和《周易》是相同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连山》讲万物的出生是由于上帝的主宰。它说‘帝出乎震’,又说‘万物出乎震’,意思是有了上帝的主宰,万物才产生。这里有上帝,《周易》则没有。《连山》易还说:‘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认为有神在起作用。《周易》则不讲神,《周易》中的‘神’不是神灵的神。第二,《连山》、《归藏》都讲万物的变化不是靠天地或乾坤,而是靠 雷、风、水、火、山、泽等乾坤六子。从《连山》易来说, ‘动万物者莫疾乎雷,桡万物者莫疾乎风,燥万物者莫燠乎火,说万物者莫说乎泽,润万物者莫润乎水,终万物始万物者莫盛乎艮,故水火相逮,雷风不相悖,山泽通气,然后能变化,既成万物也’。这表明万物的变化、成长,靠的是八卦中的六子,而不是乾坤。”[10]
《墨子·天志(下)》 有:“且吾所以知天之爱民之厚者有矣,曰以磨为日月星辰,以昭道之;制为四时春秋冬夏,以纪纲之;雷降雪霜雨露,以长遂五谷麻丝,使民得而财利之;列为山川溪谷,播赋百事,以临司民之善否……”这里的“天之爱民之厚者”讲的就是《连山》之‘万物出乎震’,即万物的出生是由于上帝的主宰,而万物的变化、成长是天“制为四时春秋冬夏,以纪纲之;雷降雪霜雨露”而成,讲的应是《连山》之雷、风、水、火、山、泽等乾坤六子的作用。 

二、《周易》与墨家思想的关系 
《周易》是它的创制者根据三代社会的发展变化,为了适应当时思想文化需要而形成的,它必然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连山》、《归藏》二易的思想及某些内容,这是没有问题的,从《连山》、《归藏》到《周易》正说明了夏商周三代社会思想的变迁,金景芳先生的论述很能说明这个问题:“文王作《周易》是要推翻殷商政权的指导思想,即改造《归藏》哲学为《周易》哲学”。那么《周易》与墨家思想就有一定的关系,只是由于墨家“非儒”以及其对上古三代文化的取舍不同而不引用《周易》,但决不能说墨家思想与《周易》没有关系。毕竟墨子认为孔子及儒家也有“当而不可易之处”,陈柱在《墨学十论》中认为:墨子无明引《周易》之文,然观其语法与意义,有可以知其必从《周易》推演而出者。兹举例如下:《墨子·修身》:“畅之四支,接之肌肤,华发隳颠,而犹弗舍者,其唯圣人乎!”此文虽不尽用易义,然“畅之四支”句与 易坤文言“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同。“其唯圣人乎” 与乾文言“知近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句法同。《史记孟荀列传》言:“盖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或曰并 孔子时,或曰在其后”。然则“畅于四支”及“其唯圣人乎”等语,或本春秋时习见之格言,故 孔墨皆用之与…… 抑如世之论者以文言为出于七十子后,而为编文言者引用墨子之文与?”笔者认为,虽上述句子是否从《周易》推演而出不得而知,但不能说墨家思想与《周易》没有关系。陈柱还认为:“《墨子·贵义》,翟闻之:‘同归之物,信有误者。’按此文孙诒让释之云: 易系辞云‘天下同归而殊涂’,孔疏云‘言天下万事,终则同归於一’。盖谓理虽同归,而言不能无误。然则墨子此语与易系辞同 …… 疑 孔子之十翼,本多古易旧说,……十翼之作盖亦多整理旧文而时加己见而已。”[11]这种说法有道理,说明孔墨所举有交叉之处,但这一点还需进一步研究。
有些学者以墨家思想的基本特征为参照,考诸《易经》,从象数与义理两个方面具体讨论《周易古经》与墨家思想的关系,如认为《节》卦是墨家节俭、节用、节财思想的最早渊头,《颐》卦与墨家的尚力和“兴天下利”的思想有渊源关系等;[12]还有些学者认为从《连山易》卦爻的特质看,墨家之兼爱思想与之有渊源关系,如张立文先生在论述《连山》与墨家文化思想的关系时认为: “据传《连山》以艮为首卦 艮是天地交合所生的少男。”并引朱熹《周易本义》引出“连山”为“兼山”。认为从卦象来说,阴中兼阳,阳中兼阴,两阴爻一阳爻,阳爻在第三爻故为少男,亦有兼的意思,“论及墨子的中心主张,是兼相爱交相利,连山首艮,艮为山而又为止,意思就是山虽重重耸迭箩然皆各止於其所,互不相犯,以喻晶物芸芸,固然是极其复杂,却能共存共荣,各畅其生,尤其山之连绵,脉络相通,彼此之间,有相依而存之势,由是可以推知宇宙万有,齐头并茂,不仅不相犯,且能交相利,故曰墨子兼爱,远本连山,……《连山》的兼山之意,启迪了墨家思想的建构,墨子思想的宗旨便是“兼相爱,交相利”。[13]上述方法是很新颖独特,但以象数为据不免有牵强附会之嫌。 
较为可取的是一些学者考诸《周易》思想,来比较研究儒墨经典,综合分析儒墨两家思想的关系,从而探讨《周易古经》与墨家思想的关系。舒大刚先生认为:《周易》亦将义作为最高原则,同时认为“乾始能以美利利夭下”;又屡言“利天下”,“利万民”,其所重者在公利,在大利;还讲求“利者义之和”,“利物足以和义,与墨家“贵义”以及“兼相爱,交相利”思想是一致的,[14]这种从两家思想大意上探讨墨家思想与《周易》的关系的做法是解决此问题的一个良好方式。
《周易》古经与墨家思想 
http://www.mojia.org/view.php?tid=270&cid=27

[1]

·上篇文章:《易经》为容易学习之经
·下篇文章:道家(天道) 墨家(地道) 儒家(人道) 与 三易(易道)
复制 】 【 打印
 相关文章
·殷秋溟与袁了凡的人生【卦台山周易大学@研易] 2024-4-18 5:37:15
·纪中石为中国道医协会讲解《易经与风水》 2024-4-1 18:30:53
·千里来寻故地:狮脑山 2024-1-11 22:59:05
·纪中石谈墓地风水对人生的的重大作用(一)孔子为何要找祖坟 2021-7-6 6:34:07
·怎么知道祖坟风水对谁有利 2021-3-9 14:48:38
特别声明:本站视频教程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我们,谢谢!由于网络原因有的动漫连接较慢,请耐心等待!谢谢你的支持!
 相关评论
 评论者:Xx6KeMR0
临沂市译友翻译有限公司是经临沂市工商局正式注
册的专业翻译公司。本公司立足临沂,服务全国,
提供各类文字翻译、陪同口译、同声传译等服务。
擅长金融、法律、商贸、通讯、机械、化工、生物
医学、交通、地产等多种领域的翻译服务。

临沂最好的翻译www.linyify.com,
临沂最好的翻译公司www.linyify.com.
网址:www.linyify.com
QQ:3306265167
发表时间:2022-6-29 2:28:20 [来自: 39.67.213.17]

 评论者:johnanz
http://imrdsoacha.gov.co/silvitra-120mg-qrms
发表时间:2022-4-19 9:20:25 [来自: 5.188.211.21]

 评论者:johnansaz
http://imrdsoacha.gov.co/silvitra-120mg-qrms
发表时间:2022-4-18 4:43:37 [来自: 5.188.211.13]

相关评论 57 篇,当前显示最新的 3 篇。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卦台山周易大学#传易 卦台山周易大学#传易,研易 公司地址:元大都遗址北土城西路16号友诚大厦5-507室 热线:010-52322659李老师,满老师
后台管理 | 京ICP备11036542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东方文化弘未来咨询网|卦台山周易大学承办 All Rights Reserved by IE5.x 1024*768
页面执行时间:148.44MS 客服QQ:354319096 微信:18901210039
技术支持:河北六禾网络技术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