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毛泽东给林彪的一封信,是为答复林彪散发的一封对红军前途究竟应该如何估计的征求意见的信。毛泽东在这封信中批评了当时林彪以及党内一些同志对时局估量的一种悲观思想。一九四八年林彪向中央提出,希望公开刊行这封信时不要提他的姓名。毛泽东同意了这个意见。在收入本书第一版的时候,这封信改题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指名批评林彪的地方作了删改。 
基本释义
  燎:燃烧。 
  一点儿小火星可以把整个原野烧起来。比喻小事可以酿成大变。也比喻新生事物开始虽然弱小,但有广阔的发展前途。 
具体释义
  【解释】一点点小火星可以烧掉大片原野。比喻开始时微小,但有远大发展前途的新事物。 
  【出处】《尚书·盘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 
  【事例】你不要轻视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不晓得怎么结局呢! ★张鸿《续孽海花》第57回 
  【用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新生事物 
古今引用
  明·张居正《答云南巡抚何莱山论夷情》:“究观近年之事,皆起于不才武职、贪黩有司及四方无籍奸徒窜入其中者,激而构煽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续孽海花》五七回:“你不要轻视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不晓得怎么结局呢!”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里用得着中国的一句老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就是说,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是会很快的。” 
  贺敬之《重回延安——母亲的怀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井冈山的红旗插到了延安,插遍了全中国。” 
  也作“星火燎原”。 
  明·贺逢圣《致族人书》:“天下事皆起于微,成于慎,微之不慎,星火燎原,蚁穴溃堤。吾畏其卒,故怖其始也。” 
  孙犁《白洋淀纪事·烈士陵园》:“很多烈士在中学、师范甚至小学就接受了党所传播的革命思想。然后,他们回到家乡,或是在穷乡僻壤的小学校里教书,他们又向贫苦的农民和他们的子弟传播了这种思想。这就是星火燎原。”
东方文化弘未来咨询网http://www.hongweilai.com
咨询电话:13121912839    010-5232265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