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的根本就是阴阳,阴阳平衡才会互生,即所谓“一阴一阳谓之道”。人宅近水,阴宅近山,南京近江,正是最适合人居住的地方。世界上哪座大城市不是在江河旁边?所以诸葛亮说这里是“帝王之宅”,是有先见之明的。
事实上,任何朝代的存灭与兴亡,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选择和结果,即所谓“成事在人不在天”,与所谓的风水是没有关系的。这里举两例说明之。
据《资治通鉴·梁纪二十一》(卷一百六十五)载,梁元帝萧绎称帝于江陵(湖北境内),在平定武陵王萧纪后,于承圣二年(公元553年)下诏迁都建邺(南京)。但有大臣反对,理由是南京已没有王气,江陵当出天子。原文是这样的:
领军将军胡僧祐、太府卿黄罗汉、吏部尚书宗懔、御史中丞刘彀谏曰:“建业王气已尽,与虏正隔一江,若有不虞,悔无及也!且古老相承云:'荆州洲数满百,当出天子。'今枝江生洲,百数已满,陛下龙飞,是其应也。”
萧绎最后接受了这一意见。但萧绎的皇帝龙椅也未能坐久。公元554年,西魏发兵攻梁,当年十一月攻下江陵,萧绎被迫投降,不久被杀。
再说一例,离我们最近的,蒋介石认为南京风水好,认为有长江“天堑”,借第一水龙之势,易守难攻。在后期他便希望借“天堑”之威,阻止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军南下。但最后“共军”还是顺利渡江,占领了“总统府”。当时,不论从哪方面说,“国军”都比“共军”优越,可蒋介石就是未能守住,民国政府在大陆“短命”是因为风水不好?肯定不是,而是因为人心的向背和士气的高低。
决定命运的是人自己!倒是萧绎在出事前看得很清楚:“吉凶在我,运数由天,避之何益?”
地名文化中的诸葛亮事迹
对诸葛亮到南京看风水一事,现代有学者表示质疑,认为诸葛亮从来就没有来过南京,理由是,《三国志》上不见记载。南京本地历史学者罗宗真便持此观点,罗认为,赤壁之战前,刘备驻扎在湖北境内的夏口,孙权驻军于今江西九江一带,诸葛亮受刘备之命,东来游说东吴,也应该只到达九江。
罗的观点仅是一家之言,不能因为《三国志》没有记载就否认诸葛亮到过南京一事。大家都知道,陈寿所著的《三国志》是“缩减本”史书,因为记事过于简单,南朝宋文帝刘义隆曾下令,让当时的大学者裴松之作补注。
实际上,有史书上明确记载诸葛亮曾到过南京。据《建康实录·太祖下》(卷二)引晋人张勃《吴录》载,“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因观秣陵山阜……”
而从历史遗迹和地名文化上,诸葛亮到过南京的证据,则很方便就能找到。从清末人甘熙《白下琐言》(卷二)中所记来看,至少在清末大家还不怀疑诸葛亮到过南京一事的。诸葛亮到南京后,“驻节”于当年靠近江边的镇淮桥附近的一个小巷,这与刘备派诸葛亮出使吴国,到秣陵的记载是相对应的。
后人为了纪念诸葛亮曾“到此一住”,此巷遂改称“军师巷”,还在附近建了一座“丞相祠堂”,清末仍存,产权归“生生堂救生局”。此祠门额上有“丞相祠堂”四字,由胡兰生题写。有人在祠堂院内栽树挖树坑时,曾挖到了两块石板,搬开一看,下面有洞穴,深不可测,估计是一口古井。
不只是“军师巷”,诸葛亮当年驻马看风水的地方,如今还有“虎踞关”,“龙盘里”等,这些都是与诸葛亮有关的地名。江苏省最大的医院人民医院,即在虎踞关附近,江苏省文化厅不久前亦由新街口搬到了龙盘里。
笔者现在所居之处,离“虎踞关”不远。新近,南京官方还在虎踞关的清凉山东坡,刻“驻马坡”三大字,以醒世人,不要忘记诸葛亮和这里发生的故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