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吉言定下帝王都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是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诗,其中的“虎踞龙盘”一词,原本是指南京的风水格局。这话最早出自三国时期大名人、蜀国丞相诸葛亮之口,原话是--
钟山龙盘,石域虎踞。
别小看诸葛亮这句话,它却是南京的“风水八字”,诸葛亮当年一句吉言定下了帝王都--中国古代三大代表都城之一的南京,由此横空出世!
“卧龙”诸葛亮
诸葛亮是中国古代传奇人物,三国时期蜀国皇帝刘备的大谋士。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三国演义》的广泛传播,让诸葛亮家喻户晓。
诸葛亮的官方身份,先是刘备的军师,后为蜀国的丞相。其未出山之前,曾亲自种过地呢。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卷三十五)载,诸葛亮,字孔明,琅玡阳(今山东临沂)人。
诸葛亮幼年丧父,是跟着叔父诸葛玄长大的。汉末群雄纷争,诸葛玄也算是一个人物。当年,诸葛玄被趁乱世称天子的袁术任命为豫章(今江西南昌)太守,他带着诸葛亮和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赴任。但还没有到任上,事情中途变卦,汉朝廷已另选一位叫朱皓的人,替代诸葛玄。走投无路之下,诸葛玄只得又将两位侄子带回来,投靠于以前有点交情的荆州牧、汉室宗亲刘表门下。
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回到老家,过着耕种田地的隐居生活,成了一位农民,实际上是落泊。农闲时喜欢吟诵《梁父吟》,时常自比春秋时齐桓公的谋士管仲、战国时燕昭王的上将军乐毅,显得怀才不遇。乡里人都认为诸葛亮在吹牛皮,只有博陵的崔州平、颖川的徐庶等少数身边好友知道,诸葛亮是条“卧龙”,确实不是庸才。
诸葛亮一生中的“贵人”是受刘备器重的徐庶,由徐庶推荐,诸葛亮才为刘备赏识。刘备三顾茅庐后,诸葛亮从隆中出山,现身于三国风云之中,展现了他的智慧人生。
这一年,诸葛亮27岁!
诸葛亮称,南京“帝王之宅也”
诸葛亮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谋略家,同时还是位堪舆家。
那时,风水学还没有正式确立,但风水已在实际中运用。诸葛亮生活的时代看风水通称为“相地”,堪舆家就是“相地大师”。“风水”一词是本书提到的东晋风水大师郭璞,从相地术中提取出来的。
诸葛亮所相中的风水宝地应该有不少处,最出名也是最成功的一处,就是当时的秣陵,即今天的十朝古都南京。60年前,南京还是中国的首都,是国民党的政治、经济中心。
诸葛亮怎么想起给南京看风水的?此事正史上没有交代,《三国志》也不见记载。
传说是这样的,西汉最后一位皇帝、孝献帝刘协执政的建安年间,天下大乱,诸侯割据,形成了曹操、刘备、孙权三股势力,各霸一方。
在曹魏军发起的赤壁之战前,势单力薄的蜀军联合吴国,一起攻打曹操。作为军师的诸葛亮,受刘备差派,到江东的秣陵游说孙权。诸葛亮从水路来到南京,上岸后骑马路过今南京城西的清凉山侧时,为眼前景象折服。驻马观察,发现南京气势不凡,大有王者风范,于是在马背上大发感慨--
“钟阜龙盘、石城虎踞,真帝王之宅。”
诸葛亮这句话虽然不见于《三国志》,但从其他志书上可以查到,见于《景定建康志》(卷十七)中的《山川志序》,后来的史料多据此而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