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风水很神奇,与一人前程、一国命运联结在一起,古往今来因此发生了许多挖凿地脉、斩龙脉以泄王气的“风水事件”。
中国古人究竟是何时开始,想到给风水“动手术”已无从查起。从笔者手头所能查到的资料来看,有明确记载的,当是在周显王三十六年(公元前333年)前后,发生地在今天的南京。据《景定建康志》(卷五)“辩金陵”条载,“考之前史,楚威王时以其地有王气,埋金以镇之,故曰金陵”。此起“风水事件”的总导演是楚威王熊商。
楚威王为何要干这事?此事说来话长。
楚国,又称“荆”,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著名诸侯国,主要统治地区为今天湖南、湖北一带。
楚国有悠久的历史,诗人屈原就是楚国人。引起秦王眼红的著名无价美玉“和氏璧”,就曾是楚国国宝。《后汉书》上“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中的楚王,说的是楚国国君楚灵王。
据《史记·楚世家》(卷四十)载,楚国的祖先是黄帝之孙高阳的后代,。周成王时,熊绎被封为“楚子”(楚地的子爵),由他起,建立了楚国。但到了楚威王时代,楚国早已不再辉煌。
楚威王(公元前339年-前329年),是楚国倒数第六位君王。身处战国整合时期,楚威王也有野心,也想不断向外拓展生存空间,东边的吴越之地便成了楚威王觊觎的对象,双边战事不断。
“吴头楚尾”古南京
南京早先本为吴地,有“吴头楚尾”之称,属古扬州辖下。
吴王在南京也留下了遗迹,今南京城西朝天宫一带,就是吴王冶城遗址。苏州虎丘有“剑池”,南京冶城山下也有“剑池”一处。传说当年吴王令工匠在此为他铸造宝剑。清人陈文述有《吴王剑池》诗:“回首吴王铸剑时,冶城遗址未参差。虎丘旧有题名在,又向金陵问剑池。”
后越国灭了吴国,吴地便成了越地。据陈文述《秣陵集》(卷一)载,本为楚国人的越国大夫范蠡,在帮助越王勾践打败吴王夫差后,又替勾践谋楚。于是,在周元王四年(前473年),在“吴头楚尾”的江东南京,为勾践筑了一座城池,城址选于长干里一带,此即南京最早的正式都城--“越城”。
另一民间传说是越女嫁江南国主为妃,嫌其卑湿,从越地运来泥土,筑城以居,故名“越城”。
此地有越台遗迹,南宋时有人作《越台曲》:“玉颜如花越王女,自小娇痴不歌舞。嫁作江南国主妃,日日思归泪如雨。江南江北梅子黄,潮头夜涨秦淮江。江边雨多地卑湿,旋筑高台匀晓妆。千艘命载越中土,喜见越人仍越语。人生脚踏乡土难,无复归心越中去。高台何易倾,曲池亦复平。越姬一去向千载,不见此台空有名。”
“长干”,就是两座山之间的高岭之处,这是古人置阳宅的好地方,地气旺,可避水灾。范蠡在长干里筑城说明南京当年真是适合图谋霸业的好地方,当有一股“王气”,不然范蠡不可能随随便便在此为越王筑城的。而且,越王也是很迷信的,勾践当年曾在今绍兴的雷门(五云门)架了一面大鼓,击鼓以镇压吴国王气,越城择址应该是先卜过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