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内留言  博客  繁體中文
 
  首  页 |  联系我们 环境布局 企业咨询 人生咨询 传道解惑 经典案例 投资理财 资源整合 经典解读 地产风水论坛 
       ·环境布局 ·企业咨询 ·学员天地 ·经典案例 ·中石著作 ·联系我们 ·人生咨询 ·墓地风水
您的位置: 迪威国际上分客服 -18183809662 >> 文章中心 >> 环境布局 >> 风水故事 今天是2025年5月10日, 离本网站22周年还有31天    
 阅读文章

风水学与古村古屋--古村落普查

浏览次数:2338阅读权限:游客身份花费会员币:0添加时间:2010-5-5 8:31:42提交会员:admin
   风水这个名称的定义,学术界公认为晋代郭璞所著《葬书》中首先提出的:"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则不散,行之使者止,故谓之风水。"这里说的是死人安葬需选择有生气之地,生气遇风则散,有水则止,所以只有避风聚水才能获得生气。什么是生气,综观风水著作中的解释,可以理解为生气可以促发万物之生成,有生气之地是使万物获得蓬勃生机的一种自然环境。

  什么地方能够避风聚水,这就产生了风水学中选择环境和处理环境的一整套理论与方法,正是这套理论与方法构成了风水学的主要内容。风水学的选择环境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即觅龙、察砂、观水和点穴。

  (一)觅龙:

  在风水学中,龙就是山脉,山上长植物,山中藏动物,从原始人类开始,生活就离不开山,由此而产生了对山的崇拜与信仰,成为人类对自然崇拜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所以在人类生存环境的选择中,首先要觅龙即寻山。寻山首先从山脉的出处开始,古人认为那里是祖宗居住的最高处,再找近处山脉的入首处,从远而近分别为太祖山、太宗山、少祖山、少宗山及父母山,后来简化为祖山、少祖山及主山。寻到山脉还得要看山之形势,远观得势,近观得形,总的要求群峰起伏,山势奔驰为好,认为这种山势为藏气之地。在宋朝黄妙应所著《博山篇》"论龙"中说:"认得真龙,真龙居中,后有托的,有送的,旁有护的,有缠的。托多、送多、护多、缠多,龙神大贵、中贵、小贵,赁这可推。"真龙居中,两旁还需有护、有缠的,才称得上是贵地。这护和缠就是"察砂"要解决的问题。

  (二)察砂:

  砂就是主山脉四周的小山。在《博山篇》"论砂"中讲:"两边鹄立,命曰待砂,能遮恶风,最为有力。从龙抱拥,命曰卫砂,外御凹风,内增气势。v抱穴前,命曰迎砂,平低似揖,拜参之职。面前特立,命曰朝砂,不论远近,特来为贵。"在主山的两侧有上砂与待砂相拥抱,能遮挡住外来恶风,增加小环境的气势,在前面远处还有低平的迎砂,这也是贵地的象征。风水学又把这四周的山与象征着地上前后左右四方位的神兽相联系,形成为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环抱形态,这就是觅龙察砂的理想环境。

  (三)观水:

  但是有龙砂环绕的环境还不行,重要的还要观察水的状况。人的生命离不开水,尤其在长期处于农耕社会的中国,更把水视作福之所倚,财之所依,所以风水学中把观水视为比觅龙更为重要的内容。观水首先看水口,所谓水口即这个环境的水的入口处与出口处,在风水学看来:"凡水来处谓之天门,若来不见源流谓之天门开,水去处谓之地户,不见水去谓之地户闭,夫水本主财,门开则财来,户闭则用不竭。"(《入山眼图说》)所以水来处要开敞,水去处宜封闭,这样才能留住财源。观水还要看水形。"洋朝汪汪,水格之富。湾环曲折,水格之贵。直流直去,下贱无比。"(《博山篇》论水)除水形外还得察看水的质量,这就是风水中的"寻龙认气,认气尝水"。"其色碧,其味甘,其气香,主上贵。其色白,其味清,其气温,其中贵,其色淡,其味辛,其气烈,主下贵。若酸涩,若发馊,不足伦。"(《博山篇》论水)古人用眼、口、鼻检查水之色、味、气从而判断水质之优劣,而水质之优劣又直接关系到环境之生气。

  (四)点穴:

  就是决定人住的阳宅和葬地阴宅的位置。从上面所说觅龙、察砂、观水中实际上已经决定了穴的最佳所在环境。当然在具体确定一座阳宅、阴宅时还有许多风水讲究。例如在穴与水的关系上,有形与穴克的,穴小水大的,穿破堂局的,穴前割脚的,过穴反背的,尖射穴的,皆从凶论。"(《博山篇》论水)

  风水学中所说的理想环境应该是背靠祖山,左有青龙,右有白虎二山相辅,前景开扩,远处有案山相对;有水流自山间流来,呈曲折绕前方而去;四周之山最好有多层次,即青龙,白虎之外还有护山相拥,前方案山之外还有朝山相对;朝向最好座北向南;如此即形成一个四周有山环抱,负阴抱阳,背山面水的良好地段。这样的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用现代科学观念来分析,无疑也是一个很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背山可以阻挡冬季寒风;前方开扩可以得到良好日照,可以接纳夏日凉风;四周山丘可以提供木材、燃料,山上植被既能保持水土防止山洪,也能形成适宜的小气候;流水既保证了生活与农田灌溉用水,又适宜水中养殖。

  关于阴宅与阳宅,也是风水学中很重要的内容,尤其是阴宅,古代风水学著作中,专门论述阴宅的为数不少,其中以晋代郭璞所著《葬书》最著名,并被当作风水著作中之经典。《葬书》中提出:"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即将藏风得水方能获得生气作为选择阴宅的标准,这当然也是选择阳宅的标准。古人为什么如此重视阴宅,这自然与传统的祖先崇拜有关,厚葬祖先,以表示子孙的尽孝之心。郭璞在《葬书》中提出:"人受体父母,本骸得气,遗体受荫。"进一步道出了重阴宅的根本原因,祖先遗骸得到生气,子孙就能受到荫佑,厚葬死人是为了活人。

  清朝吴■所著《阳宅撮要》是专门讲阳宅的风水著作,据学者分析,此书集阳宅文献之大成,书中撮合了清以前许多部风水著作之要点,所以成为有关阳宅风水的重要著作。《阳宅撮要》从阳宅的选地、阳宅的外貌、间数、开门、天井直至室内的床位、灶位,室外的井、厕位置,以及宅内外的排水都有论述,内容相当齐全。对于阳宅的选址除了风水要求的山水环境外,还进一步提出:"神前庙后乃香火之地,一块阴气所注,必无旺气在内。逼促深巷、茅坑拉脚,滞气所占,阳气不舒,俱无富贵之宅。屠宰场边一团腥秽之气。尼庵娼妓之旁一团邪气,亦无富贵之宅。祭坛、古墓、桥梁、牌坊,一团险杀之气。四围旷野,总无人烟,一场荡气。空山僻坞独家村,一派阴霾之气。近山近塔,一片廉贞火象,亦无富贵之宅。"对于阳宅的形象,书中提出:"凡阳宅须地基方正,间架整齐,入眼好看方吉。如太高、太阔、太卑小,或东扯西曳,东盈西缩,定损丁财。"关于门,书中将阳宅门分为大门、中门、总门、便门与房门五种,对每种门都指出了适宜的位置以取得吉祥,例如,"宅之后墙不宜正中开门泄气,故便门必在两角上择三吉方开之"。

  ●风水学的实际应用

  (一)浙江兰溪市诸葛村:

  诸葛村是诸葛亮第28代世孙宁五公选中的定居聚点,在《高隆诸葛氏宗谱》的《宁五公迁居始末》里记宁五公:"克勤振起,好义乐施,且精堪舆术,深歉故居之隘,谓不足裕后,因亲相宅址。初得田塘之南,未慊。及步至高隆,始忻然曰,此庶足称吾居也。时其地荒僻,惟王氏舍其旁,地亦其所有,即捐重价求得之。垦平结构,携二孙瑞二公、瑞三公居焉。"这里说明了精于风水的宁五公之所以选择高隆,主要是看中了这里的风水。诸葛族人清朝进士诸葛淇还为此专门在宗谱里写了一篇《高隆族居图略》,文中对诸葛村的风水形势作了描述:"吾族居址所自肇,岘峰其近祖也。穿田过峡,起帽釜山,迤逦奔腾前去,阴则数世墓桃,阳者萧、前两宅也。从左肩脱卸,历万年坞殿,蛟龙既断而复起峙者,诗山也。从此落下,则蜒飞舞而来,辟为高隆上宅阳基,其分左支而直前者下宅也。开阳于前,为明堂则菰塘畈敞;环绕于境,为襟带则石岭溪清也。夫且复夹诸恋,四望四合,以龙山桥堰为水口捍门。"如今,按此描述对照村里村外现状,仍可看到当年的风水形势。作为祖山的岘峰迤逦奔腾,断而复起为寺山居于北而成为诸葛村的少祖山,其东其西各有护砂自北而蜿蜒向南,两砂之间有宽有70米的谷地,其前近有案山桃源山,远有朝山乌龙山。村之东护砂之外有石岭溪源自北角山脉而曲折向南,村之西有高隆市路。诸葛村就选择在这块复夹诸峦,四望四合的宝地之中,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全村的主要建筑大公堂正位于这宝地的中心穴位上,它的朝向为朝南偏东40度,它的轴线北联西北远处的天池山主峰,南至桃源案山。在村之南更有菰塘畈作为近口,十公里之外还有龙山桥堰作为水口守门。在《阳宅十书.论宅外形》中说:"凡宅左有流水谓之青龙,右有长道谓之白虎,前有污池谓之朱雀,后有丘陵谓之玄武,为最贵地。"诸葛村就是这样一块贵地。

  (二)山西沁水县西文兴村:

  西文兴村距离沁水县城25公里,属低山丘陵区。村里有一块明朝石碑上记载着村四周的形势:"环吾乡皆山也,出自太行山,北有鹿台蟠回,高出诸峰。南应历山驰奔云矗,倚空向出者,千峰碧苍翠。东曲陇鳞鳞,下临大涧。西山隆沃壮,似行而复顾,或曰伏虎山,或曰凤凰岭。"

  从现状看,应该说柳氏祖先描绘得相当如实。中国龙脉之源为昆仓山,入山西则为太行。入沁水即为坞岭。坞岭自西而东分为两支,行向东南的一支为鹿台山,正处于西文兴之北,当为村之祖山。鹿台自北而来,又分为二支,村之西,今称西岭,连绵九冈,即古称之伏虎山或凤凰岭;村之东,山岭呈三峰笔架之势,岭下近处有沟涧。村之南面呈开扩之势,远处有历山横列,中央有尖形山峰远拱于群岭之间。村北山脚下有溪流自北而来,沿着村东向南而去。这条溪河除夏季外虽流量不大,但不断流,在沁水山区丘陵地,已经是很难得了。西文兴村就建造在这块北有祖山鹿台,前有朝山历山,东西有连绵山冈相护,左有青龙(水流),右有白虎(山岭)的风水宝地的台地上。村里现存的《魁星阁新建记》石碑上也这样论断:"文兴村,沁南胜地也,由鹿台发源,迤丽十数里而山势蟠结,九冈西绕,三台东护,东南尖山远拱,正当文明之方,堪舆家争称之,以为文人代兴者实由于此。"在另一块明朝的石碑上记道:"吾柳氏族世居之,最蕃且盛,岂非钟斯然哉。"看来柳氏族人对这样一块风水宝地还是十分满意的。

  (三)浙江武义县郭洞村:

  郭洞村是一座何氏宗族聚居的血缘村落,位于县城之南约20里,处于东西两山夹峙的一块狭长谷地上,两山之下有两股山泉汇合而成的溪河自南而北自村中穿过。村之南北也均有远山相拱。在这块有山有水的风水宝地上,何氏族人花了很大的精力从事村里水口的经营。郭洞村的溪河源于二泉,泉头均在山中,泉水终年不断,符合风水要求。溪河自南而北,直流而出村,按风水讲究需设法关闭紧密。通常关闭之法有两种,其一适用于水流量不大的村子,需要在出口处筑坝、挖塘蓄水;其二是水流量充足,无需蓄水,则需在出水处筑建桥、亭、堤、塘,并非真正为了蓄水而只起到锁住水流,留得财源的象征作用。

  郭洞村采用了第二种办法。首先将溪水出村之口选在两山夹峙,宽度只有100米的山谷处,溪河自南而下,在这里正好遇到西面突出的山包,经东折至东山脚下,再折而向北出水口直泻出村。这样经过左右两折,自然起到了水流溪出的作用。其次,在水口南北向的河道上建造了一道横跨东西的石桥,因石桥用石券法筑造,形如飞虹,取名为"石虹"桥。建桥时间大约是在元朝至正年间(1335-1341)。到清乾隆十九年(1754)在桥上加建了石造万亭,这时飞虹桥已改名为回龙桥。这座桥亭除了有锁住水流的风水象征作用之外,还是村中农夫和读书人喜欢的往来休息之地。在《双泉何氏宗谱》的《万亭记》中说:"……其有戴笼负锄驱黄犊而过者,于此详菽麦之辩;月夕风景,有连 袖书于于而来者,即以此奇黄石一编,亦无不可也。"小小桥亭,横跨于水口虹桥之上,在青山绿水映衬下,成了郭洞村口第一景观。

  这座石桥亭,自建成以来的数百年间,建了毁,毁了修,不论世道如何艰难,何氏历代族人都始终让它屹立于水口桥上,愈修愈加坚固与美观。何氏族人孚悦公在《重造回龙桥记》中说,"……及其既坏,村中事变频兴,四民失业,比年灾受,生息不繁……"而"一旦顿还旧观,嗣是民物之丰美,衣冠之赫奕,当必有倍于前者……"先人把石桥的存毁与郭洞村的兴衰联系在一起,桥存村兴,桥毁村败,从这里更加强化了风水学中水口造桥以聚龙气的应验作用。在实用功能与精神寄托的双重作用下,回龙桥成了郭洞村民心中不倒的图腾。

[1]

·上篇文章:香港中银大厦的风水故事
·下篇文章:黄石公
复制 】 【 打印
 相关文章
·龙脉上的版本馆 2025-5-8 7:59:04
·《诗经》中是如何记载聚落与城址选择,居住区规划的? 2025-2-2 17:50:41
·李洪成老师介绍 2024-12-23 16:53:38
·天下之中与天地之中的观星台 2024-11-7 18:28:56
·北京中轴线为何偏2度角?(荐) 2024-10-27 17:55:41
特别声明:本站视频教程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我们,谢谢!由于网络原因有的动漫连接较慢,请耐心等待!谢谢你的支持!
 相关评论
 评论者:Xx6KeMR0
临沂市译友翻译有限公司是经临沂市工商局正式注
册的专业翻译公司。本公司立足临沂,服务全国,
提供各类文字翻译、陪同口译、同声传译等服务。
擅长金融、法律、商贸、通讯、机械、化工、生物
医学、交通、地产等多种领域的翻译服务。

临沂最好的翻译www.linyify.com,
临沂最好的翻译公司www.linyify.com.
网址:www.linyify.com
QQ:3306265167
发表时间:2022-6-28 11:25:26 [来自: 112.233.181.205]

 评论者:T6vQ8ODI
柚券的邀请码是153370
记住了!柚券的邀请码是153370
发表时间:2021-3-4 4:06:15 [来自: 27.197.192.85]

 评论者:ZzNGFKsV
柚券的邀请码是153370
记住了!柚券的邀请码是153370
发表时间:2021-3-2 3:38:00 [来自: 27.197.192.85]

相关评论 41 篇,当前显示最新的 3 篇。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卦台山周易大学#传易 卦台山周易大学#传易,研易 公司地址:元大都遗址北土城西路16号友诚大厦5-507室 热线:17319423526 李老师,满老师
后台管理 | 京ICP备11036542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迪威国际上分客服 -18183809662 All Rights Reserved by IE5.x 1024*768
页面执行时间:97.66MS 客服QQ:354319096 微信:18901210039
技术支持:河北六禾网络技术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