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子全文来看,老子可能知道易经,但老子除了吸取了易经阴阳学说部分知识之外,对易经的其他观点置之不理,究其原因,是因为老子的世界观和易经有根本的冲突
易经主张天尊地卑,这为等级制度寻找理论根据;同时易经主张天行健,这为自称为天子的帝王肆意妄为提供了依据,而老子主张天道无为,万物自化,所以天子也应该无为而治,听任民众自化自富自成。这就为自由打开了大门。
如果易经的天道观和神灵无所不能的传统观念紧密相连的话,那么老子的天道观代表着当时天道观的一场革命(这场革命直到现在还有其现实意义)。而老子之所以能提出新的天道观,是与他勤于观察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历史经验分不开的,别忘了,老子曾是周朝图书馆兼博物馆的馆长
老子与《周易》有二个硬件是有区别的,《周易》中无阴阳二字,《周易》之前的阳阴观也只是地理时辰,而老子第一次把阴阳提升为哲学概念,这才有以后的《易传》等的阴阳。这是一。二是老子把道、德提升为哲学的概念,而《周易》无道德的哲学概念。道德、阴阳组成中国哲学的基础,这是老子的工作成果。
周易》重视天、男、阳,这与老子形成区别,一些人认为《周易》代表父系社会观念,而老子代表母系社会,《周易》代表北方文化,而老子代表南方文化,我以为老子思想是普适的,是世界通则,超越地理、民族与时代的,老子先生可能对通则以外的理论没兴趣。
我想老子肯定了解易经。但是早老子眼里。周易就是一本算命书,周易中的那些模棱两可的话就是一些卦解,是算命的巫师拿来糊弄别人的东西。这些东西在老子眼里根本就是小儿科。
易
一元二分的思想体系
道
一元三分的思想体系
================
"道",一元三分的思想体系是基础与"易",一元二分的思想体系而来,但是两者不是师徒关系,而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关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