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英雄与包装历史
|
浏览次数:1815 | 阅读权限:游客身份 | 花费会员币:0 | 添加时间:2010-4-27 16:23:48 | 提交会员:admin |
|
包 装英雄与包装历史 今天的社会,商品讲究包装,建筑讲究包装,历史人物更讲究包装,我们不妨把这种包装的手法取名:瞒天过海。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长征当然是我党历史上一项惊天动地的伟业了,鄢烈山先生指出:那个电视剧“名曰《长征》,却根本不是全景性的写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而是只写毛泽东主席“所在的中央红军即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的长征”。“长征若论历时之长久、征途之艰难曲折,当数红二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若论指挥之神出鬼没富于传奇色彩,当属徐海东领导的红二十五军”。为什么《长征》剧组置他们于不顾呢?尤其是红四方面军的总政委陈昌浩,“他是鄂豫皖苏区、川陕苏区和红四方面军的第二号人物,”地位远在徐向前、李先念、许世友之上。可在《长征》戏里,“仍然有意无意地抹煞他、贬抑他。” 我们不妨把这种包装历史的手法取名:挂一漏万。
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历史,一个学校有一个学校的历程。北大百年校庆期间,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一本介绍北大历史与现在的画册。可“中间有一块巨大的真空——1957年到1978年的情况只字不提。这是对历史的阉割”
日本也出版过一本《东京大学百年》的画册。可对于学生运动并没有回避,而是“用了三幅气势磅礴的照片加以呈现。校方并没有为这次学生运动‘平反’的意图,仅仅是因为这次事件是东京大学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既然是‘大事’,就理应加以呈现。日本人一向以篡改历史著称,东京大学的知识分子们却本着良知和理性,如实记载了自己学校的历史,当然包括耻辱的历史。他们无法改变全日本的现状,但他们至少勇敢地从自己说真话开始做起。相比之下,北京大学的掩饰和回避显得心虚”。
人们常说北大是中国第一学府,百年校庆都是在人民大会堂里举行的,中国没有哪所大学的校庆获得这样的高规格。然而,学校是做学问的地方,学问乃天下之公器,如此不尊重历史,还像一个做学问的样子吗?! 我们不妨把这种包装历史的手法取名:避重就轻。 尤其让人不能理解的是:北大百年校庆期间,一幅宣传五四时期的画上,“出现了三个风云人物的头像,毛泽东居中,蔡元培居右,鲁迅居左,两个长着胡子的中年人陪着一个小青年”。给人的印象“是毛主席领导着蔡元培和鲁迅干革命的”。似乎“作为北大图书馆馆员的毛泽东比作为北大校长的蔡元培还要重要”。其实,毛泽东并没有参加五四运动,那时“还在偏远的家乡如饥似渴地阅读《新青年》”。 可见历史不光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想描眉就描眉,想画眼就画眼;而且简直成了工厂里的标准件,想怎么拆卸安装都可以随心所欲了。
我们不妨把这种包装历史的手法取名:偷梁换柱。
说白了,就是要历史学家将歌功颂德作为“最重要的任务”。为了完成好这个“最重要的任务”,你不光可以“挂一漏万”,可以“避重就轻”,可以“偷梁换柱”,必要时还可以玩玩“惜墨如金”的小把戏。但这把戏玩的“卫星上天,红旗落地”,最终酿成了亡党亡国的悲惨结局,想记取教训都来不及了。
今天这个社会,不是缺吃,不是少穿,而是缺少诚信。人和人之间的互相信任,成了天字第一号危机。满街的“放心米”、“放心肉”、“放心医院”的招牌,说明了这是一段最不让人放心的历史。张艺谋的《英雄》打得昏天黑地,愣是要给世人换一汤子脑水。连杀人如同割韭菜的始皇帝都成了“他为人民谋幸福”的英雄了,老百姓好像还得跟着“呼儿嗨哟”!
请您好好想想吧,连历史都敢包装造假,连英雄都敢包装造假,这世界上还有什么假冒伪劣造不出来呢?!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