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月球为什么同步自转?
答:我们把公转周期和自转周期相同的自转叫同步自转,月球的公转周期和自转周期都是27.32天,也就月球总有相同的一面面对着我们,另一面是见不到的。同步自转决定于,月球质量分布的不均匀性和地球的引力的大小。月球质量的中心和月球的几何中心(球心)不重合,而地球的质量又足够大,拉住月球的质心而不使其围绕自已轴心自由旋转,这就形成了同步性。但由于月球惯性和月球公转的不稳定性,所以月球还出现“天平动”,我们看到的月球表面不是50%而是59%左右。
66)天文学上的儒略日是怎么回事?
答:在天文学有一种连续纪日的儒略日(JD),它以儒略历公元前4713年1月1日的GMT正午为第0日的开始。还有一种简化儒略日(MJD):
MJD=JD-2400000.5
MJD的第0日是从公历1858年11月17日的GMT零时开始的。
需要注意:儒略历公元前4713年1月1日相当于公历公元前4713年11月24日。
67)我国古代历算中的“三正”是怎么回事?
答:我国古代的“三正”一说是夏正(建寅的农历月份,就是现行农历的正月)殷正(建丑,即现行农历的十二月)、周正(建子,即现行农历的十一月);夏正以正月为岁首,殷正以十二月为岁首,周正以十一月为岁首。上述三正实际上是我国周代各诸候国使用的三种历法。
另一说是在历算上有:天正(农历11月,冬至月),是太阳光照量的“最少极点”(冬至点)月,从这个月起,白天增长;地正(农历12月,大寒月),是气温的“寒极点”,从这个月起,气候就要转暖,人正(农历的正月,雨水月),太阳光照量达到冬至和春分的一半,是气温开始转暖,标志春天的开始。我们现行农历在历算上使用“天正”,在民用年上用“人正”。
68)为什么大多数星体都是球形的?
答:因为大多数星体都有自转,由于自转使星体上的物质产生了离心力,而它的引力又使星体上的物质不能脱离该星体,所以就均匀地分布在星体周围,由于线速度的不同,星体上的物质会向该星体的赤道附近移动,从而形成了扁球(一种椭球体)。
69)航天器发射的三大宇宙速度都是什么?
答:第一宇宙速度:地球圆周轨道(环绕速度),7.9公里/秒;
第二宇宙速度:抛物线轨道速度(脱离地球速度),11.2公里/秒;
第三宇宙速度:太阳抛物线轨道速度,16.9公里/秒;
70)常见的月相都有哪些?
答:月相是日月黄经差度数(以下的度数就是日月黄经差值)来算的,共划分八种:
新月(农历初一日,即朔日):0度;
上峨嵋月(一般为农历的初二夜左右-------初七日左右):0度----90度;
上弦(农历初八左右):90度;
凸月(农历初九左右-----农历十四左右):90度----180度;
满月(望日,农历十五日夜或十六日左右):180度;
残月(农历十六左右-----农历二十三左右):180度----270度;
下弦(农历二十三左右):270度;
下峨嵋月(农历二十四左右----月末):270度-----360度;
另外,农历月最后一天称为晦日,即不见月亮;
以上有四种为主要月相为:新月(农历初一日),上弦(农历初八左右),满月(农历十五日左右),下弦(农历二十三左右),它们都有明确的发生时刻,是经过精密的轨道计算得出的;
71)日月食重复出现(交食周期)的周期有哪些?
答:日月交食周期(即朔望月与交点月的公倍数)有以下几种:
三统历周期:135个朔望月;
沙罗周期:223朔望月;
纽康周期:358个朔望月;
纽康周期,我国早在唐代的《五纪历》就已经找出了(周期是纽康的二倍)。 利用交食周期,只能预推日且食发生的大概日期和情况。
72)如何利用日月的实际位置来算朔望月的周期?
答:利用日月交合方程:1/S=1/T-1/E,其中,S是朔望月,T是恒星月,E是恒星年;
73)什么是晨昏蒙影和白夜?
答:晨昏蒙影是由大气反射和折射引起的,是晨光始和昏影终的总称,按不同的需要,晨昏蒙影分为三级,它们是民用晨昏蒙影、航海晨昏蒙影和天文晨昏蒙影,其晨光始(发生在早晨就是晨光始)和昏影终(发生在晚上就是昏影终)的太阳中心分别在地平以下6°、12°、18°。
太阳中心自地平落入地平以下6°或自地平以下6°升至地平的一段时间,户外光线的强度,对正常的户外活动基本没有影响,室内通常也无需照明,这段时间称为民用晨昏蒙影。
当太阳中心位于地平以下6°~12°时,室内工作通常需要照明,户外活动已嫌太暗,在没有照明的野外,肉眼已难于辨认大号文字,天空中也已显露出一等星,但远方的地平线仍清晰可辨。这段时间是航海测星(测定天体的地平高度)最适宜的时机,故称航海晨昏蒙影。当太阳中心位于地平以下12°时,海上航行不用信号灯已不能辨明方向,此时为航海昏影终的时间。
真正的黑夜来临(或结束),是太阳落入地平以下18°时开始的。这时,肉眼可见的最暗淡的星也已经开始显现,天空完全暗下来,天文晨昏蒙影告终。
74)世界历法体系都有哪些?
答:按历法的性质分为三大类:西方(主要是欧洲)体系,主要以平太阳历为主;东方体系(分为中华分系和印缅分系),是以阴阳历为主;中亚伊斯兰体系,主要以平太阴历为主。
其中,中华分系以定阴阳历为主的分系,是中华文化圈内的历法体系;
75)中华虚岁与周岁的互换方法是什么?
答:中华虚岁是中华民族一种重要的民俗,它是以春节(农历新年)分界点的,而周岁以本人的生日为分界点的;
具体换算方法是:虚岁换算成周岁:在本人生日到来之前,周岁=虚岁-2;在本人生日到来及以后,周岁=虚岁-1;
周岁换算成虚岁:在本人生日到来之前,虚岁=周岁+2;在本人生日到来及以后,虚岁=周岁+1。
76)古书上所说的“元旦”就是今天的“春节”吗?
答:是的。古书上的元旦就是今天的春节即农历新年的通称,这是由于1912年改用现行公历(格里历)把格里历新年称为“元旦”,而把传统的元旦称为“春节”了,这是一种移花接木的方法,很容易造成不知真相的人们所误解,认为古书上的元旦就是现今的格里历“元旦”了,这是不正确的,所以一定要了解这些历史才不会弄错。此“元旦”非彼“元旦”,古元旦即今天的春节是我国的传统的年节,而格里历元旦(民间俗称阳历年)是从西方传来的,并不是我们的传统节日,它只是一个政治性的节日(今天的财务统计年度分界点)。
77)古人历算中的“三元”是怎么回事?
答:三元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在历算上,三元是“时之元”,“日之元”,“月之元”的总称,实际上是指月日时的起点,传统的“三元日”之首是春节(农历新年);另一种是“上元”,“中元”,“下元”,分别指三组日排列之起点。
78)我国古代的神话中的“天上一日,地下一年”的说法在什么情况下成立?
答: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有个相对论效应,就是当物体的速度十分接近光速(约30万公里每秒)的时候就会发生时空弯曲,时钟就会变慢,当物体速度超过光速的99.99%以上时就会更加明显,这种情况就会出现。
上一页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