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内留言  博客  繁體中文
 
  首  页 |  联系我们 环境布局 企业咨询 人生咨询 传道解惑 经典案例 投资理财 资源整合 经典解读 地产风水论坛 
       ·环境布局 ·企业咨询 ·学员天地 ·经典案例 ·中石著作 ·联系我们 ·人生咨询 ·墓地风水
您的位置: 迪威国际上分客服 -18183809662 >> 文章中心 >> 环境布局 >> 理论派别起源 今天是2025年5月10日, 离本网站22周年还有31天    
 阅读文章

中国建筑风水学与生态建筑学

浏览次数:1309阅读权限:游客身份花费会员币:0添加时间:2010-3-22 8:28:49提交会员:admin
  浅议中国建筑风水学与生态建筑学

                      ------中国古典与现代建筑风格和个性的探索

   

     目前中国的城市建设正处于两难的境地。一方面是国际上一些优秀设计师,携带着现代建筑理念的设计方案,正在雄心勃勃地挺进中国市场;另一方面是中国本土舆论所发出的坚守并延续“民族特色”与“民族风格”的强烈呼吁。在同一个城市空间里,“现代”的与“民族”的建筑风格之间,是否有可能,或究竟用什么“语言”来衔接?两者真的是水火不容、截然对立的么?在保留中国现代建筑风格与个性的同时,因此我们需要积极探索。  

   进入21世纪,至少不再会有人要在京城到处盖上象征民族特色的“大屋顶”吧?

 在一个人口密度如此之大、可利用的土地资源越来越缩小的国家,中国传统的庙宇式殿堂式皇宫式建筑,其耗费的建材人力资金以及舒适实用程度,以“人性化设计”的标准,也已成为一种仅供欣赏、应被精心维护保养的“文化古迹”。“民族化”的可操作性,在于设计师能够从中提炼出中华文明的古典建筑精髓,它也许只是某种抽象的、空灵的神韵与审美理念,如同“气场”一样无处不在。体现了独特的民族风格和传统的中国建筑风水学。

  国内优秀设计师的良苦用心,其实已经在许多城市建立了成功的范例。

  例如上世纪80年代后期在西安市建造的具有鲜明唐代建筑风格的“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杭州市西子湖畔带有宋代建筑特色的“浙江历史博物馆”;浙江绍兴市环城运河边,经过改造的大片低层民居,白墙黛瓦拱形门洞,表现出浓郁的江南风味;北京南池子民居改造工程,回廊相连、仿明清风格的门窗,透视感与整体构架,也都借鉴了北京四合院文化和发挥了浓郁的本民族建筑人文传统精神……
    然而,具有空间优势的西方现代建筑,仍然势不可挡地向我们步步逼近。从秦始皇兵马俑的48米大跨度落地式钢屋架建筑,到现在的许多抽象型和超大型异型新材料建筑的
  2008年奥运会大量的场馆设施,如此巨大的建筑舞台,让全世界的设计师寝食难安。

  “鸟巢”方案在图片上的直观感觉是新颖与新奇的。大自然中鸟巢的形状,原本就同体育场馆的常规外形具有一致性,因而在视觉上能得到某种延续。“鸟巢”这一符码的象征也是多义的,可联想到冲刺、飞翔(奥林匹克精神)、家园(都市中的栖息地)、创造(鸟类编织的精工巧思)等等。

  在城市林立的建筑群中,“鸟巢”的构思不仅别致,并且有一种来自森林的气息,对于现代人既定的人文观念,多少会有些纠正与提醒。虽然“鸟巢”给人一种过于繁复的视觉印象,而且建筑图纸往往与实际完工后的实体有差距。建成后的“鸟巢”,是否能与图片上的效果一致,还得看这个“鸟巢”的安置,与周边环境是否和谐。以北京的气候条件,未来如何清洗搭建这个“鸟巢”所用的无数支架横杆上的尘土,也令人担心。

  正如“国家大剧院”那个硕大的“蛋黄”,优美绝伦畅达的弧线,给人以“流水知音”的联想。但北京多风沙尘土,如果没有配套的清洗管理系统,它也许很快就会变成一只脏兮兮的土豆。所以生态建筑的功能,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建筑本身应用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建筑学在现代科学的意义上组成部分,还体现在关注人与建筑自然的关系,同中国风水学的“天人合一”宇宙观,有着根本的一致。
    所谓生态建筑学(Acologies)或称建筑生态学(Arcology),是建立在研究自然界生物与其环境共生关系的生态学(Ecology)理论基础上的建筑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或者换过来说,是探索地球上生命活动功能均衡发展的生态学延伸于建筑学领域的一个分支,反映出现代建筑思潮的价值取向。

    根据现代科技的成就,生态建筑学在依据自然生态系统创造人工生态系统过程中,应实现能量和物质流的平衡,即生态平衡原则。所谓能量流,即能量流动,应包括太阳辐射的平衡,温度的平衡及风能、水能的集聚与转化等;而物质流,即物质循环,应包括一切自然资源,如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等。

    风水学理论认为,自然有其普遍规律即“天道”,它的存在与运作,乃“作为天之祖,为孕育之尊,顺之则亨,逆之则否”(《黄帝宅经》),而“山川自然之情,造化之妙,非人力所能为”(《葬经翼》);质言之,即“天不可得而为之”。“盖古有寻龙之伎术,而无造龙之匠工。功高大禹,导洪水必因山川”(《管氏地理指蒙》)。

    人是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人伦道德或行为准则即“人道”,亦应与“天道”一致:既不能违背天道行事,更不能仗持人力同自然对抗,却可以而且必须认识,把握和顺应天道并以之为楷模而功加运作,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满足人生需要。有谓:“人与天地并立为三,非天地无以见生成,天地非人无以赞化育”;“寻龙择术,天道必赖于人成”(《管氏地理指蒙》);盖“阴阳变化,自然之道也,循而穷亡,虽山川诡异,莫能逃焉”(《葬经翼》);“故而不曰人而曰天,务全其自然之势,期无违于环护之妙耳”(《管氏地理指蒙》)。

    人类生存基本行为之一的居住环境经营,被称为“宅”,其系人与自然的中介。“宅,择也,择吉处而营之也”(《黄帝宅经》;“宅是外物,方圆由人,有可为之理,犹西施之洁不可为,而西施之服可为也”(《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夫宅者,乃是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非博物明贤者未能悟斯道也”;“宅者,人之本。人以宅为家,居若安,则家代昌吉”;“人因宅而立,宅因人得存,人宅相扶,道天地,故不可独信命也”(《释命》)。

    风水学也按照中国古代阴阳五行、八卦九宫一类的宇宙图式来规划经营宅居环境,表征天人合一或天人感应的信仰,形成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显著性格和基本精神。“皇宫、庙宇等重大建筑当然不在话下,无论城市里集中的或是散布于田园中的房舍,都常常显现出一种对宇宙图案的感觉,以及作为方位、节气、风向和星宿的象征主义。”

    综上所述,当代生态建筑学是从整体有机联系上以生态规律来揭示并协调人、建筑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其实施手段,更以当代科学技术的物质条件为重,来实现人在自然生态系统下构建人工生态系统,以其间的具体的、物质的交流,争取达到最优关系。

     这些从古典建筑中的皇家园林和各地方寺庙,道观楼台,以及分布在各地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中,已经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风水学,

    其中,有些尽管受到当时落后的科学和物质技术手段的限制,仍然追求顺应自然,并有的节制地改造和利用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协调与合作的意境,早于西方现代文明几千年登上了天人合一的审美理想的高峰。中国建筑风水学可称其为中国古代的生态建筑理论的实践典范。

[1]

·上篇文章:水文地质与风水
·下篇文章:当代风水的十大执行原则
复制 】 【 打印
 相关文章
·龙脉上的版本馆 2025-5-8 7:59:04
·《诗经》中是如何记载聚落与城址选择,居住区规划的? 2025-2-2 17:50:41
·李洪成老师介绍 2024-12-23 16:53:38
·天下之中与天地之中的观星台 2024-11-7 18:28:56
·北京中轴线为何偏2度角?(荐) 2024-10-27 17:55:41
特别声明:本站视频教程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我们,谢谢!由于网络原因有的动漫连接较慢,请耐心等待!谢谢你的支持!
 相关评论
当前没有评论
相关评论 0 篇,当前显示最新的 3 篇。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卦台山周易大学#传易 卦台山周易大学#传易,研易 公司地址:元大都遗址北土城西路16号友诚大厦5-507室 热线:17319423526 李老师,满老师
后台管理 | 京ICP备11036542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迪威国际上分客服 -18183809662 All Rights Reserved by IE5.x 1024*768
页面执行时间:142.58MS 客服QQ:354319096 微信:18901210039
技术支持:河北六禾网络技术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