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灭亡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不明大势,所谓不明大势就是不了解战国发展的大趋势。春秋时期最大的趋势就是争霸,所以有春秋五霸这一说。战国时期的趋势是统一,如果明白这一点,要么让楚国强大起来,由楚国统一天下;要么看清形势,把最强大的国家给遏制住。结果楚国没有强大起来,当时最强大的是秦国,然而对秦国应当遏制。我们讲两件事,看看楚国的国君是不是意识到这一点:第一件事是邯郸之战,我们讲过,秦军围困邯郸,想要一举灭赵,平原君搬来魏国和楚国的救兵,打败了秦军。这时候,山东六国的国君最需要做的事,是尽快联手对付秦国,一步一步削弱秦国。结果,燕国认为赵国的壮年人都死于长平,就去进攻赵国;赵国不休养生息,连续四年攻打燕国;魏国也去打燕国,楚国趁机把鲁国灭了。这样一个短暂的休息时间,这六国之间就开始互相吞并,没有一国的国君了解天下大势。再举一个例子,《史记·春申君列传》记载了一篇非常长的上疏,叫楚国上疏,是一个楚国的使者写给秦国最后几位国君中某一位国君的,它代表了当时楚国的一个观点。这封上疏的内容重要的有两点,第一,伐楚不如善楚,讨伐楚国不如和楚国联合起来;第二,灭楚不如灭韩、魏,从这么两点内容可以看出来,这封上疏明显是嫁祸于人,希望秦国把矛头指向其它国家。说明一点,没有战略眼光,只看到局部利益。楚国可能暂时免除了被灭掉的危险,但从长远来看,这个上疏只能够让秦国的国君更清楚地懂得远交近攻的政策是正确的。所以,最终楚国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灭亡了,楚国的灭亡意味着秦王嬴政的统一战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基本上五国都灭了,基本上五国都灭了,那么剩下来只剩一个仅存的齐国了。对于孤立无援的齐国,秦王嬴政将会采取什么样的办法呢?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