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艺术字

太极图是“2008”四个字综合组成的图,组合之巧妙,给后人写艺术组合字起了指导点窍作用,如:“黄金万两”、“招财进宝”、“只见财来”等等四个字组成一个字型,屡见不鲜,极有艺术性。2008年8月8日晚上8点举行奥运会开幕式。奥运会在我国北京召开,难道这是天意!
最早的事物记录符号
八卦的符号很简单,只有阴阳辨证的两种符号:— —、——。
“— —”代表阴,代表负面的。“——”代表阳,代表正面的。由这两个符号,至今已派生出了《字典》里的八万多个属性正反的字。
八卦卦象全是阴爻— —和阳爻——杠杠组成的,没有一个现代的汉字。没有学过的人就不认识,叫它作“无字天书”。也有人不懂的叫它作“迷信学说”。其实它们还是有现代汉字的雏型。详见下表:

粗看起来,它只有八个卦象,实际上它把四面八方的所有事物都分类包纳在里面了,由于表格有限,就不一一列举。
八个卦象就是最早的文字,最早记载事物的文字符号。当时,从这八个文字符号里,人们就能知道这是记录了什么事、什么物。由于太简单,记录的事、物太多太复杂,事后分析、分辨、确认回忆太费劲,于是后人就慢慢地改进、制造成了一事一记的独体字甲骨文、逐渐演绎、升华成了今天的汉字。
八卦都是横杠杠,都是正方形体,给后人造独体方块汉字奠定了基础,也起了指导性作用。所以,我们的汉字都是方块字,一个字就是一个音符,而且每个字基本上都有横画。外国文字竖画多、圆角多,而且一个字有几个字母音符组成,两者有很明显的区别。
“人”字型建筑模式
人们还根据这种模型广泛用于“人”字型建筑。原始的三角架工棚、帐棚,后来逐渐改进升华修造出很多建筑物,如纪念碑,高大的铁塔、宝塔、风雨桥、木房子。。。。。。。

最早的仿自然方式

太极图演绎的程序方式是:无极(0)生太极(1),太极生两仪(2),两仪生四象(4),四象生八卦(8),八卦生万物…….。详见左图。可见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从零(0)开始,都是从无到有发展的。这种发展规律不以人们的意志所转移,也不因科学的发达而改变。
这种发展趋势的定义是完全符合自然规律。在生活中的新闻也是这样:从无到有,一传十,十传百传开的。于是才有“接一连二”的词语。
最早的彩色图案

太极图中明显地标出了五种颜色:
东方属木,绿色(蓝)。
南方属火,红色。
西方属金,白色。
北方属水,黑色。
中央属土,黄色。
所以,核心太极点是黄色。其中就出现了“黑、白”分明的二基色,“红、黄、蓝”三元色。可以由这“三元色”再调出“三间色”,再调出其它各种需要的颜色,以满足人们需要。
其实当时还没有文字,更没有图画,可是伏羲始祖高瞻远瞩却构思描绘出了精美的五色图案。
太极图是我国最早的彩色图案画。他为画画开启蒙学,也为黑白素描画升华为彩色画指明了出路。可见伏羲的大脑想像思维是十分丰富和活跃的。
这种五彩盘(太极图)为后人制造糖果礼品多盒盘也提供了模式。为绘画者也提供了调色盘模式。也提示人们要“物以类聚”,不要混杂。这不应该是伪科学产品。
后人根据这一图案,认为“土”生万物,贡献最大,“厚德载物”是土的德性。所以把“土”黄色定为正色,“土”居中是理所当然的。
最尊贵的黄色

从上一节得知:土生万物、厚德载物,居于正中央驾驭四方是理所当然的。
这样以来,皇帝的权威就得到了充分发挥,豪华庞大的宫殿就修在本国中心最繁华的城中,占了太极核心点。皇帝自认为领导有方,能生万物,给臣民以衣食、官爵,皇恩浩荡,普天同庆。
于是“黄色”也就成了皇帝的特权色,只有皇帝和太子才能穿黄色,为了炫耀自己的伟大,他们的袍服都是明黄色,其它任何人都不准穿黄色。
与皇帝有关的事、物一律是黄色的。如皇帝下的诏书、圣旨是黄色。皇帝赏赐的衣是黄色的。身边的侍卫在上班时穿黄袍马褂,但一下班就得脱下,不得久穿。历书又叫皇历,都是黄色纸。好日子叫黄道吉日。升官了,叫黄袍加身。中举出“黄榜”。。。。。。宫殿的外表是黄色的,如天安门就是红墙黄瓦,黄色高高在上,可望不可及、不可触。
在官衔等级森严的古代,服饰的颜色是按官衔的大小而定,在任何朝代,皇帝都是穿黄色,其它下官如唐朝:一、二、三品官的朝服为紫色,四品穿深红,五品穿浅红,六品穿深绿,七品穿浅绿,八品穿深黑,九品穿浅黑,老百姓以穿白色为主,,或穿其它杂色,但不能与上面的官服颜色相同。
由于老百姓只能穿白色,所以称老百姓为“一穷二白、目不识丁”,“白丁”便成了老百姓的代号。刘禹锡的陋室铭中就有这么两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见他迎逢的人都是些什么样的人。
最早的领导艺术意示图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