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恰恰是管理者激励自己和鼓舞别人所必需的。
哈佛教授罗森塔尔曾做过一个实验:罗森塔尔带着足够证明自己权威性的证件文书来到一个学校,对一个班的教师说:我是专门研究人才的专家,我可以用一个模型来测出你们班哪几个学生是最有潜力的人才。在得到老师的信赖和授权后,罗森塔尔随机选了一定比例的学生,然后告诉老师说,这些学生具备非常优秀的潜质,是最有前途的学生。一年之后,罗森塔尔又到学校回访,结果被选中的学生在一年之内进步确实更快。后来,这种现象被称作“预言的自我实现效应”,也称“罗森塔尔效应”。
是什么力量让他们进步这么快呢?正是罗森塔尔之前对他们所作的预言。罗森塔尔分析说,真正起作用的是老师对学生的期望。一开始老师对这几个学生没有高期望,罗森塔尔改变了老师的心态,所有的老师都认为这几个学生是好学生。这种期望无形中会引导学生的行为,最后那些学生真的就变成好学生了。
这就是“相信”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改变别人,也可以改变自己。如果相信好的,那么好的就很可能发生;如果相信坏的,那么坏的就很可能发生。
在现实生活中,落后的学生、差生是怎么造成的?很多都是老师给贴标签造成的。老师说:“这孩子数学不好”、“这孩子是多动症”……孩子受到这些暗示之后,被认为淘气的孩子会越来越淘气,被认为数学不好的孩子数学会越学越差。
所以,在早期教育中,在幼儿园、小学阶段,老师和家长特别注意的一件事情:永远不要轻易给孩子贴标签,说他哪块儿不好。你要说他“有待改进”、“有待提高”还可以,但不要说他不行。从罗森塔尔效应中我们看到,当我把天才的标签贴到孩子身上时,孩子们自己就会有天才一般的成长。这种良性的信念引导在管理过程中可以发挥巨大作用。
我们中国的家长一般是怎样教育孩子的呢?不但没有高期望,而且往往是零期望、负期望。
一个淘气的孩子,在夏天的雨后清晨,妈妈送他去幼儿园。路上有一个水坑,小孩穿着新鞋子,吧唧就把脚踩进水坑里了,吧唧又把另一只脚也踩进水坑里了,在水坑里一边踩一边乐。孩子为什么这么做?淘气的孩子都聪明。人类的本质就是探索未知,孩子正是用自己的脚在探索:脚踩水是什么感觉?水坑是怎么形成的?水坑下的机制是什么样的?实际上这是科学探索的基础,说明孩子是聪明的,是有天才基础的。那么面对儿子的探索行为,妈妈是怎么说的呢?妈妈回头一看,二话不说,虎着脸走过去,一把将孩子从水坑里拽了出来,指着孩子就骂:“穿新鞋踩水,你脑子有病啊?”孩子兴奋的眼睛一下暗淡下来。从此以后,这个孩子每次想探索世界的时候,他就感觉自己有病,他就不会再探索世界了。就这样,负期望杀死了一个小天才的探索精神和创造力。
一个管理者,在对待自己的下属特别是不成熟的下属时,特别容易输出低期望而忘记输出高期望。如果有可能的话,管理者要尽量对下属输出高期望。
(1)积极的批评。对他人的正确行为要及时给予肯定,对他人的未来永远充满信心,对他人的缺点采取积极的批评。什么叫积极的批评?比如一个孩子很笨。能说他笨吗?永远不要说,而要说“你还不够聪明”。一个孩子很懒,我们不说他懒,而说“你还不够勤奋”。这叫正面批评,这种词汇会对孩子有正面的引导。
(2)引入美好的心灵图景。有一个很简单的实验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A、B两组开展保龄球对抗赛,每组10个选手,水平也差不多。对抗赛之前给A、B两组每人录一个试打保龄球的镜头,但对A组只录每人打了全中的镜头,并让安排好的拉拉队为他们欢呼。对B组只录每人打得很差的镜头,而且每人录镜头时,示意拉拉队喝倒彩。
在正式比赛之前,让A组每个人欣赏自己全中被欢呼的镜头,让B组每个人欣赏自己打不中被人嘘的镜头。
后来进入赛场时,A组趾高气扬,两眼闪光;B组垂头丧气,脚步迟疑。结果两组上场比赛,比了三场都是A组比B组表现好。
是什么力量让A组表现好?是成功的图景。这种心灵图景也是一种暗示的力量。在对下属及自己的管理过程中,要学会去积累这种良性的激励图景。成功故事、成就、领奖的照片、奖品、激动的场面、现场的反馈、别人对你的鼓励……这些东西都要尽量保留下来,在重要的比赛、重大的事情之前,把它们展示一下,这样可以极大地鼓舞士气。
(3)找到对自己有积极期望的人。要学会找到对你有积极期望的人,这个人是对你的未来特有信心、对你的水平和实力非常认同的人,可以在重大的事情面前让他来引导你。有的人说:“我找不到这样的人。”没关系,这样的人肯定是存在的,而且性别不限、年龄不限、文化水平也不限。人一旦受了良性诱导,内在的潜力就会受到激发。
(4)保持坚定的信念。人在压力和危机面前,最先受到挑战的就是自己的信念系统。如果信念系统崩溃,那么整个人就会垮掉。如果保持坚定的信念,那么即使再苦再难也能够勇敢地闯过去。
南宋末年文天祥兵败被俘后,元朝统治者费尽心机劝降,均告失败,于是重枷大镣,把文天祥囚禁起来,企图通过肉体折磨使他屈服,一关就是四年。
文天祥这样描述自己所处的牢房:“酷罚毒我肤,深忧烦我襟……或时日杲杲,或时雨淋淋。方如坐蒸甑,又似立烘。水火交相禅,益热与益深”但这种肌肤之痛,文天祥等闲视之,丝毫没有动摇报国的坚强意志,而且写出了不朽诗篇《正气歌》。浩然正气和坚定的信念产生了巨大的力量,抵挡住了肉体的折磨。
那么如何构建和保持个人信念体系呢?主要的方法包括:
* 反复暗示,经常回想自己的出色表现;
* 找到崇拜者,接受他们的鼓舞;
* 在平凡琐碎的背后找到更远大的意义;
* 找一个榜样,像榜样那样生活;
* 给自己立规矩,从小事开始磨炼自己的意志。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