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中央决定建立毛主席纪念堂,而建堂选址却一波三折,午门、瀛台还是双清别墅?最后确定建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与正阳门之间。正门朝北,打破了我国一般建筑物坐北朝南的习惯。
专家设计出“水上日出”的方案:浩浩碧波,霞光绚丽,一轮红日,跃出水面,光焰万丈。又设计出“山顶红星”的方案:毛主席卧在苍松翠柏、山花烂漫的白云深处;夜晚,高高的天际一颗永不陨落的明星熠熠闪光,照耀我们今后的征程。
决定建一座宫殿式纪念堂,首先必须选择合适的风水宝地。北京周围的群山中有许多陵,但距北京市区太远,当然不行。那么香山如何?那里的风景好、面积大,但那又像南京中山陵了。玉泉山不行,那里是军事禁区。景山的位置倒是不错,这是北京最美丽的地方,坐落于北京南北的中轴线上,但它是崇祯皇帝上吊自尽的地方,阴气重,不吉利。也有人提出在故宫午门前面,把午门拆掉,也有人主张在瀛台。但瀛台在中南海里,中南海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地点。办公之地,显然不合适。

当时从风水方面,政治意义、客观条件等方面考虑,最终确定将毛主席纪念堂建在天安门广场这个历来公认的分水宝地。具体因为:
1.历史发展久远。她曾是辽、金时代东北郊区的一座著名的古刹名寺,元大都时代的丽正门,明清时代的“T”型广场,她在中国都城演变历史中占有独特的一页。当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熊熊火炬从天安门广场燃起,天安门广场成了一个新时代的标志。当共和国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上升起,一个宏亮的声音“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传遍神州大地的时候,天安门广场便成了举世闻名的广场。
2.这里曾发生过许多次惊心动魄的事件。每件事都牵动亿万人的心弦,她是中华民族推翻顶戴花翎、王冠蟒袍,争取自由解放的见证;也是人民共和国开放改革和建设现代化的见证,每一个中国人都热爱天安门广场,她是中国人民心中的城!随着中国前进的步伐,天安门广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谱写了新中国建设成就中最为辉煌的一页。

3.发展建设速度最快。广场通过整修、扩建,使其形成规模宏伟、布局严谨、气势壮观、建筑精美的独特艺术构图。这构图既凝聚了数千年的灿烂的中国文化,也体现了新中国的建筑的现代风格。天安门广场在建设速度上是值得称赞的。在西方城市史上,一个重要广场形成,往往经历了几十年、上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岁月。而新中国在短短的近30年的历史内就建成了。她北起天安门红墙,南抵正阳门城楼,东始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西至人民大会堂,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00米,占地面积44万平方米,是全世界最大的广场。
天安门广场,从新中国成立以后,就成了中国人民举行各种盛大集会的神圣重地,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