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维
|
浏览次数:3837 | 阅读权限:游客身份 | 花费会员币:0 | 添加时间:2010-1-1 10:54:47 | 提交会员:admin |
|
批判性思维 部分,测试的就是考生的这种能力。这就是为什么对于能力型考试来说,逻辑试题的设计应当尽量避免或减少解题过程对相关逻辑知识及其运用的依赖;一道逻辑试题对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区分度越高,这道试题的质量就越高,否则,就越低。
尼斯(Ennis,R.H.,1987)认为批判性思维是指为了决定什么可做,什么可信所进行的合理、深入的思考。
批判性思维有以下12项特点:
1抓准“陈述”的意思。
2判断推理是否含糊。
3判断多项“陈述”之间是否互相矛盾。
4判断结论是否必要。
5判断“陈述”是否正确。
6判断“陈述”是否根据某一原理引申出来的。
7判断“观察性陈述”是否可信。
8判断“归纳性结论”是否其有来自。
9判断“问题”是否已经确定下来。
10判断所说的是否只是假设。
11判断所下的定义是否合适。
12判断引述某一权威言辞是否可接受。
对思想和行为的质疑和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完成的。在其典范形式里,批判性思维以超越主题内容的普遍智力价值为基础。只要一个人对检核关于一个问题、难题或境遇的论证的质量感兴趣,那么,普遍智力标准就必定被用于思维。这些标准主要有:清晰性、正确性、精确性、一致性、相干性、逻辑性、深度、广度和公正。
批判性思维
(一)清晰性
清晰性是最基本的智力标准。如果陈述不清晰,就谈不上它是否正确或相关。清晰性要求的目的是,免除混淆或含糊,消除晦涩,使人们能较好地理解话语。清晰性是思维的基础也是批判性思维的基础目标。认识到“您所意谓的”和“您所说的东西意谓的”这二者之间的区别是重要的。澄清的关键是具体、详细而精确的例子。
(二)正确性
免除过失、错误或失真。正确性蕴涵着一个人获得与事实或真理一致性的积极实践。正确性是批判性思维中的一个重要目标,虽然它几乎总是有程度的问题。应认识到,只要我们在一种视界或参照系内思维,常常就会出现某种扭曲失真。我们应带着这种思维的警觉进行思考,带着对自己的、课本的、教师的、学科的视角的局限性的认识进行思考。
(三)精确性
一个陈述可能清晰而正确,但并不精确。精确是正确、明确和确切的质量。达到精确性需要更详细、具体的陈述和解释。当然,精确性本身也是相对的,精确性的标准和方式随学科和语境而变化。针对不同的语境和目的,精确性的精确度要求是不同的。
(四)一致性
思考、行动或说话与先前早已思考的、做的或表达的相一致;具有智力或道德的诚实性。人类生活和思维充满了不一致性、伪善和矛盾。我们经常说一套做一套,对我们自己和我们的朋友用一种标准,但对我们的敌手用另一种标准,并不惜偏激地证明我们赞同的思想或否定与我们的利益不相符合的思想。一致性是批判性思维者的基础理念。他们努力消除自己信念中的矛盾并警惕他人信念中的矛盾。作为心灵公正的思想者要努力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同样的情形。或许,最难以达至的一致性形式是言与行的一致性。自私自利的双重标准是人类生活中最普通的问题之一。
(五)相干性
批判性思维 一个陈述可能是清晰的、正确的、精确的,但与所论的问题并不相干。相干性说的是陈述与当下的内容相关联,它意味着对考虑的事情是重要的、有密切的逻辑关系。批判性思维者必须能知道与问题相干的和不相干的事实之间的区别,把自己的注意力聚焦于相干事实,并且不让不相干的考虑事项影响他们的结论。某事是否相干常常并不清晰,相干性往往需要加以论证。只有通过区分相干和不相干资料的实践,通过评估赞成或反对事实和意见的相干性的持久实践,才能养成对相干性的敏感性。
(六)逻辑性
思维把多种思想整合一起形成某种秩序。当思想的组合相互支撑,组合有意义时,这种思维是“逻辑”的。而当这种组合不是相互支撑,在某种意义上是矛盾的,或并不产生意义,那么这种组合不是逻辑的。逻辑性的标准要求推理只能得出理由所提供的那种可接受性强度的结论。同时,一个接受理由和推理形式的人,必须接受推理的逻辑后承。逻辑性是支撑信念和行为的理由是否具备合理性的问题。当然,逻辑性有程度或强度之分,它与不同的逻辑关系类型有关。
(七)深度
批判性思维者能深入追溯一个问题,全盘把握一个思考或讨论的广泛过程的各个方面。他们对所获悉的详细资料产生自己的理解,将它们置于学科的大构架和他们的全面视角之下。他们沉思所研究的主题和问题背后的重大难题和疑问。一个陈述可能清晰、正确、精确和相干,但可能是肤浅的,缺乏深度。比如,仅仅通过说“不”来阻止某种行为就缺乏深度,它没有对付问题的复杂性。有时一个表面的理由被认为是“借口”。批判性思维者应在这种表面的理由背后挖掘真正的理由。
(八)广度
推理路线是清晰正确的、精确的、相干的,也有深度,但缺乏广度,仅仅认识到洞察问题的一个方面的必要性。我们需要考虑另一种观点吗?存在审视这
批判性思维 个问题的另一种方式吗?这样的审视像是从某某观点来看的吗?当考虑跨学科问题(大多数社会生活问题)时,批判性思维者借助许多学科的相关概念、知识以及洞察来分析。要理解伊拉克战争的原因,需要运用科技的、地理的、经济的、政治的、宗教的学科见识进行分析。
(九)公正
批判地思考必须考虑对立观点的力量与弱点;想像把自己置于他人的处境,以便真诚地理解他们;克服带着我们的直接感知或长期存在的思想或信念来认识真理的那种自我中心倾向。这个特性与正确重构他人的观点和推理,根据他人的而非我们自己的前提、假设和理念进行推理的能力相关联。世界由许多具有不同观点和思维方式的社群和人们组成。如果人们仅仅从美国人、日本人或俄罗斯人的立场来思考,那他们就不能真正地理解世界。此外,批判性思维者认识到他们的行为影响他人,因此要从他人的视角来考虑自己的行为。
【基本原则】 敢于怀疑。保持开方的头脑。政客和广告商都会千方百计地试图说服你,甚至某些媒体和教科书的研究报告也难免有失偏颇。把感于怀疑纳入你的个人信条。这样你是否会发现,自己有一些态度和信仰也会是那么肤浅的、甚至是毫无根据的呢?记住,在亲自验明查实之前,请不要随便相信某种真理。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