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康节有一个小小的花园,叫安乐花园,种着竹子、桃树,和一些花花草草。夏天的一个晌午,邵康节在花园里教儿子伯温读书。偶尔抬头,看到有一个人趴在墙头上向里边张望了一下又缩回头去不见了。邵康节便问伯温:“你说这人向院中窥视,想做什么?”伯温回答:“那人鬼鬼崇崇,是想趁午睡时进院偷东西,看到院中有人就溜走了。”邵康节摇了摇头。伯温问:“那他来做啥?”邵康节说:“他是来找牛的,趴墙头看了看院中没牛,又到别处找去了。”伯温不相信,说:“我去问问他。”
伯温到街上来找那人,他还在街上转悠呢。伯温上前问道:“你是在找牛吗?”那人惊讶地说:“你咋知道?”伯温就把父亲的话向他讲了。那人心想:邵康节既然知道我在找牛,就肯定知道牛在哪里,我何不去问一问,就跟伯温一起来到邵家寻问。邵康节说:“午时出头,必为找牛,牛去何处,村头柳树。”他告诉失主,村北大柳树上有个老鸹窝,牛就在那里头。失主纳闷起来,“小小的老鸹窝能盛下那么大的牛?”可邵康节却一本正经地说:“没错,牛就在那里头呢,不信你去瞧瞧。”
失主从邵家出来,又走东家串西家,村里村外找一遍,连个牛毛也没有看见。心想,这可怪了,莫非真的在老鸹窝里?嗨!去看看吧,有枣没枣打一杆子再说。他来到村北大柳树下面,抬头一看,那老鸹窝高高地搭在那树枝上,看着直眼晕。他狠了狠心,费劲巴力地爬上了树,伸手往老鸹窝里一摸,里边空空的,什么也没有。心里话说,这邵先生可真会戏弄人。他一屁股坐在树丫上,想歇会再下去,抬头往远处一望,发现北面的苇塘里有一处芦苇在晃荡。再仔细瞧瞧,是一头牛在啃苇叶吃,正是他丢的那头大黄牛。噌!噌!噌!从树上下来,一气跑到苇塘里。
一会儿,失主美滋滋地牵着牛回来了。逢人便说:“邵先生可真神了!”这时他才明白,邵先生要他上老鸹窝里去找牛,是想叫他站到高处,站高了,才能看到苇塘里的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