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者:日 月 毛泽东还让江青记下了他写的一首诗《七律·读〈封建论〉呈郭老》,诗云: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 发表时间:2010-2-9 17:29:06 [来自: 222.35.230.27]
|
评论者:日 月 3.晚期“全盘否定”:1971年,毛泽东的亲密战友、接班人林彪出逃叛国。从事后查获的材料看,林彪一伙竭力从孔孟之道中寻找精神武器,林彪甚至手书孔子“克己复礼”,挂在卧室中。毛泽东据此认为,林彪是尊儒反法的,所以决定在“批林”的同时“批孔”。1973年,毛泽东对江青讲了中国历史上的儒法斗争,说法家主张中央集权。历代政治家,有成就的都是法家。这些人主张法治,犯了法就杀头,主张厚今薄古。而儒家呢?他们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是厚古薄今的,开倒车的。 发表时间:2010-2-9 17:28:00 [来自: 222.35.230.27]
|
评论者:日 月 2.中期“一分为二”:1958年,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毛泽东在谈到青年人胜过老年人时,列举了中国历史上的许多名人,其中说到孔子。同年,毛泽东在武昌会议上谈到“有实无名”问题时说:一个人学问很高,如孔夫子、耶稣、释迦牟尼,谁也没有给他们博士头衔,并不妨碍他们行博士之实。1964年,毛泽东在春节座谈会上谈教育问题时充分肯定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同时指出孔子办教育不重视生产劳动的缺点 发表时间:2010-2-9 17:26:39 [来自: 222.35.230.27]
|
评论者:日 月 毛泽东的一生,对孔夫子的态度是很复杂的。
1.早期“崇信”:毛泽东求学长沙时期,孔子在他心中是“圣人”。他在1917年4月出版的《新青年》上发表了《体育之研究》,该文提倡的完全是新思想,可他在文中却大量引用《论语》、《礼记》等儒家经典中的典故、成语。在该文中,毛泽东将孔子与释迦牟尼和穆罕默德并举,称“此皆古之所谓圣人,而最大之思想家也”。 发表时间:2010-2-9 17:25:36 [来自: 222.35.230.27]
|
查看评论文章 |